少寒多燠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
真个四时皆似夏,荷花渡腊菊迎年。
【注释】
气候:气候变化。
少寒多燠(ài)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yán)。
气候:指天气,温度变化。
真个(的确)四时皆似夏,荷花渡腊菊迎年。
译文:
冬天的气候少寒冷,多温暖,没有霜冻的日子,树叶长青,花儿艳丽。
确实每个季节都像夏天,荷花度过寒冬,菊花迎接新年。
赏析:
此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气候的喜爱。全诗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愉悦之感。
少寒多燠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
真个四时皆似夏,荷花渡腊菊迎年。
【注释】
气候:气候变化。
少寒多燠(ài)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yán)。
气候:指天气,温度变化。
真个(的确)四时皆似夏,荷花渡腊菊迎年。
译文:
冬天的气候少寒冷,多温暖,没有霜冻的日子,树叶长青,花儿艳丽。
确实每个季节都像夏天,荷花度过寒冬,菊花迎接新年。
赏析:
此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气候的喜爱。全诗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愉悦之感。
佳饰传柑胜事多,双榕桥下粲星河。 才逢瑞雨如珠洒,却讶仙槎犯斗过。 彩耀银幡春不夜,光连贝阙海无波。 黄堂一夕琴丝动,万井同赓麦秀歌。 注释: 1. 佳饰传柑胜事多,双榕桥下粲星河。 佳饰:精美的装饰品或礼物。 传柑:传递柑橘,这里指赠送柑橘作为礼物。 胜事:美好的事物。 双榕桥:指两座榕树形成的桥梁。 粲星河:形容星光闪烁如同银河般璀璨。 2. 才逢瑞雨如珠洒,却讶仙槎犯斗过。 才逢
注释: 1. 宦辙休夸涉历多,一经观海藐江河。 宦途不要炫耀你走过的路多么多,看过的山海多么壮观。 2. 茫茫大地东南满,落落同人旦晚过。 广阔的大地,东南方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早晚都会过去。 3. 花趁暖风春有信,酒盈衰面老回波。 花儿趁着温暖的春风传递着春天的消息,酒液装满了脸庞,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 4. 漏迟烛■他乡夜,怕听艰难行路歌。 夜深了
【注释】 1. 上元:即元宵节。 2. 同:一起。 3. 书给谏:官名,指翰林院的学士、侍读等官员。 4. 饮使署:官名,指尚书省下属的一个部门,负责接待外宾、处理外交事务。 5. 篱外索:篱笆外面找人喝酒。 6. 壁间过:墙壁之间饮酒。 7. 吟春好句:吟咏春天的美好诗句。 8. 卜夜深杯卷白波:在深夜里喝酒,酒杯中泛起层层白色泡沫。 9. 今夕:今天晚上。 10. 故园:故乡。 11.
【解析】 “灯明村舍远,露白曙钟初”:天刚破晓,灯光明亮,村落的房屋显得遥远;晨曦中,露珠晶莹洁白,清晨的寺庙钟声在空旷的原野回荡。 “无事且高枕,有请惟故书”:闲时暂且高枕无忧;有请只凭旧日书信应对。 “蹉跎秋过半,憔悴柳同疏”:不知不觉秋天已过了一半;那瘦弱的柳条也与它一样萧疏。 “抱叶吟蝉静,知时我不如”:抱着落叶低声吟唱,听蝉声而心绪宁静;知道时机,我比不上它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志趣,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再根据分析的内容,概括诗歌的主旨。本题中,第一首诗,前两句“计日班师颂止戈,乘箕忽地白云窝”意思是:我们计算日期,就要班师回朝,颂扬止兵息战的功绩,在乘箕星突然消失时,就像白云从窝里飞出一样。第三句“大星落处光芒在”,意思是
【注释】 留别书楸村给谏及在台诸同人即次原韵 如水臣心到处清,图书归载海航轻。 迹留鸿雪三年过,韵叶埙篪一气鸣。 送客自崖谁不返,离杯入手我先行。 白波赤嵌斜阳渡,回首苍茫无限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与朋友在楸树村相别时,赠别给谏、同僚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留别”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联“如水臣心到处清,图书归载海航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陈棣,字公亮,号雪坡,江西南丰人。他曾任过多个官职,最后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他在任期间,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著称。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儒将胸中斗宿多,洗兵旧雨挽天河。:儒将指的是有学问和道德的人,胸中斗宿多指的是他的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万物。洗兵旧雨挽天河指的是他的军事才能,能够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如挽天河一般强大有力。 - 高城四面容春入,晚角双吹喜客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根据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冲泥舆骑海城东,野磐炊烟竹树丛。一寸遥青山写影,千畦净绿雨为功。扶锄父老沽醇酒,比屋鸡豚见古风。好待如云秋稼熟,来看高廪共歌丰。”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句在语言、结构和技巧上的得失。 (一) 首联:“冲泥舆骑海城东,野磐炊烟竹树丛
琼台壁月曙光多,仿佛群真会绛河。 客未及瓜姑且住,游当秉烛愿重过。 百年乔木留棠荫,五夜华裾映酒波。 要识阳春今有脚,蛮童骑竹唱新歌。 注释:琼台:指月亮。曙光:初升的月亮。仿佛:好像。群真:神仙们。绛河:《淮南子》中说,黄河与绛河交汇的地方叫龙门山。会:聚会。姑且:暂且。秉烛:手持蜡烛。阳春:美好的时光。阳春有脚:比喻美好的时光像脚一样能够走动,即能到处流传。蛮童:南方的儿童。骑竹:骑着竹子
霁后华灯较月多,环台澄景象银河。 霁后天空晴朗,华灯璀璨如星斗;环台之景如银河倒映,美丽无比。 十千酒美难辞醉,三五宵良肯放过。 美酒诱人,让人难以抗拒;三五之夜,是良辰美景,怎能错过? 海国鱼龙争曝采,春田雨露尽涵波。 海洋中鱼儿游动,龙在天空翱翔;春天田野上雨水滋润,万物生长。 藉君阁上青藜焰,来照当筵击节歌。 借助您阁楼上明亮的灯火,照亮宴席上的歌舞;愿这灯光能照亮你的心房。 赏析
【注释】 疏林一碧:稀疏的树林呈现出一片碧绿。 水竹居:水中的竹林。 指点:指指点点地回忆。 昔年寻梦处:过去寻找梦境的地方。 秋风蝴蝶自蘧蘧:秋风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蘧蘧(qú qú):形容轻飘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景,诗人以疏林、清渠和水竹构成一幅幽静的自然风景图;颔联写人,以自己之“物外”和古人之“寻梦处”,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情趣
【注释】 ①斐亭:指文同画的亭子。②留得清风动去思:意思是说,我留下的清风会触动你的思绪。③何人呼起文同笔:指的是谁能够挥起文同的画笔?④有斐亭前画卫诗:在有斐亭前画上卫诗。⑤何人: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的人或事物。⑥卫诗:即卫诗《淇奥》《凯风》等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文同画亭的诗。诗人赞美文同的画亭,并借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画中的景物引起自己对往昔的回忆和感怀。 首句“留得清风动去思”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与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凭谁探取猫花屿,桅木飞腾两亚班。”“猫花屿”是地名,位于今海南岛的琼山市。“两亚”“班”,是古代航海用的计量工具。 【答案】 译文:浩瀚乾坤不见山,水晶圆域览周环。凭谁探取猫花屿,桅木飞腾两亚班。注释:“猫花屿”是地名,在今海南岛的琼山市。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夸张的手法
这首诗是一首咏雨的诗,通过对龙潭之水和四郊之雨的描述,展现了雨水给人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龙潭一勺水,散作四郊雨:描述龙潭的水被倾倒出去,化作了四周的雨水。这里的“一勺水”比喻龙潭之水如同珍贵的珍珠,而“散作四郊雨”则意味着这些珍贵的水珠洒向四面八方,滋润着大地。 2. 雷声殷海天,冯夷助伐鼓:描绘了雷声轰鸣、海水翻涌的景象,以及神灵冯夷(或云神)协助人们打鼓的场景
长歌送吴山辉还浙 十年游迹半海内,山高泽大目匪夷。 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 注释: 1. 十年:十年间。2. 海内:全国。3. 山高泽大目非夷:形容山水壮丽,景色壮阔。4. 梦飞不到身亲之:梦中的飞行,无法到达身体所到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吴山辉的情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长歌送吴山辉还浙(其一) 注释: 1
辛酉1741除夕 庭芳会四时,梅菊欣杂置。 更有小桃萼,天然缀阶砌。 注释:庭院中的花草四季都有,其中以梅花和菊花最为引人注目。而在这之中,还有小小的桃花点缀其中,显得非常自然。 风光与昔殊,兹夕情不异。 海静宵逾长,世远身若弃。 注释:现在的景色与过去相比有所不同,但今晚的情感并没有改变。海面平静,夜晚时间过得很快,世界遥远,我如同被抛弃一般。 吟椒事如何,孤屿守残岁。 灯前儿女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