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一勺水,散作四郊雨。
雷声殷海天,冯夷助伐鼓。
良苗浡然兴,生意各栩栩。
累月忧心焚,望云首恒举。
念彼陇上氓,沾涂愿作苦。
赤日灼秧针,泣视龟圻土。
妇子相睢盱,辍耕待官府。
官不为请命,曷以称众父。
飞牒投神宫,藉达天帝所。
步祷初归来,盆翻雨如许。
甘澍绿盈畴,积水可浮牯。
我将共番黎,欢歌醉其侣。

这首诗是一首咏雨的诗,通过对龙潭之水和四郊之雨的描述,展现了雨水给人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龙潭一勺水,散作四郊雨:描述龙潭的水被倾倒出去,化作了四周的雨水。这里的“一勺水”比喻龙潭之水如同珍贵的珍珠,而“散作四郊雨”则意味着这些珍贵的水珠洒向四面八方,滋润着大地。

  2. 雷声殷海天,冯夷助伐鼓:描绘了雷声轰鸣、海水翻涌的景象,以及神灵冯夷(或云神)协助人们打鼓的场景。这里用“殷海天”形容雷声震耳欲聋,而“冯夷助伐鼓”则表现了人们在雷声中努力劳作的情景。

  3. 良苗浡然兴,生意各栩栩:描述了庄稼茁壮成长,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其中“浡然兴”形容庄稼生长得非常繁荣,“生意各栩栩”则是说每一株庄稼都有自己的生机。

  4. 累月忧心焚,望云首恒举:诗人因为连续几个月的干旱而心烦意乱,常常仰望天空,希望能有云彩带来降雨。这里的“忧心焚”形容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望云首恒举”则表达了他对降雨的渴望。

  5. 念彼陇上氓,沾涂愿作苦:诗人想到了居住在山坡上的农民,他们饱受干旱之苦,希望能够有一场及时雨来解除他们的困境。这里的“陇上氓”指的是山坡上的农民,而“沾涂愿作苦”则表达了他们对雨水的期待和对旱灾的无奈。

  6. 赤日灼秧针,泣视龟圻土:描绘了烈日炙烤秧苗,使得秧苗像针一样细长,而土地龟裂的情况。这里“赤日灼秧针”形象地描绘了烈日下秧苗的状态,而“泣视龟圻土”则表达了对土地干裂、失去水分的担忧。

  7. 妇子相睢盱,辍耕待官府:描述了妇女和孩子焦急地望着天空,期盼着官府能有所作为。这里的“睢盱”形容妇女和孩子急切地望着天空的样子,而“辍耕待官府”则体现了他们对官府救援的期盼。

  8. 官不为请命,曷以称众父:诗人指责官员没有为百姓请命,这种行为让人难以接受。这里的“官不为请命”表达了对官员行为的不满,而“曷以称众父”则是诗人对官员缺乏同情心的批评。

  9. 飞牒投神宫,藉达天帝所:诗人向神灵投去飞牒,祈求神灵能够帮助解决旱情。这里的“飞牒投神宫”描述了诗人向神灵求助的行为,而“藉达天帝所”则是希望神灵能够将他的请求传达给天帝。

  10. 步祷初归来,盆翻雨如许:诗人在祈祷之后回到家中,发现盆里的雨水翻滚如雨。这里的“步祷初归来”描述了诗人回到家中的情境,而“盆翻雨如许”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倾盆而下的情景。

  11. 甘澍绿盈畴,积水可浮牯:描述了雨水滋润大地,庄稼绿油油一片,积水可以承载巨石的情景。这里的“甘澍绿盈畴”形容庄稼得到了充足的雨水,而“积水可浮牯”则表现了雨水带来的丰收景象。

  12. 我将共番黎,欢歌醉其侣:诗人打算和番黎一起庆祝丰收,共同欢歌庆祝。这里的“我将共番黎”表达了诗人与番黎同庆的喜悦心情,而“欢歌醉其侣”则是他与朋友一同唱歌庆祝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潭之水和四郊之雨,展现了雨水带给人间的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诗歌也揭示了社会问题,呼吁官员为百姓请命,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