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人定后,残夜寂无哗。
铃语檐风细,帘钩山月斜。
翻经心自息,吟句手还叉。
明发新桑下,茫茫三宿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寺的诗。全诗以静景为主,表现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清寂幽美、禅机深蕴的图景。

首联“梵宫人定后,残夜寂无哗”,写山寺在深夜时分,一切已经宁静下来,除了偶尔传来的风铃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那么祥和。这里的“定”可以理解为佛教中所说的“定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所说的“安静”。而“残夜寂无哗”则进一步突出了山寺夜晚的宁静。这里的“哗”是声音词,用来形容喧闹的声音。

颔联“铃语檐风细,帘钩山月斜”,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刻画山寺夜晚的景象。这里的“铃语”是指风铃的声音,而“檐风细”则描绘出风吹动檐下风铃发出细微声响的画面。而“帘钩山月斜”则描绘出月光透过窗帘投射在墙上,形成斜影的画面。这里的“斜”既是指月亮的角度,也是指月亮的形状。

颈联“翻经心自息,吟句手还叉”,则是从动作方面来刻画山寺夜晚的景象。这里的“翻经”是指阅读佛经的动作,而“吟句手还叉”则描绘出双手拿着笔,正在吟诵诗句的场景。这里的“叉”是手指的动作,用来形容吟诵时的手势。

尾联“明发新桑下,茫茫三宿赊”,则是从时间上来刻画山寺夜晚的景象。这里的“明发”是指天快亮的时候,而“新桑下”则描绘出诗人即将离开时的情景。而“茫茫三宿赊”则描绘出诗人在山寺逗留了整整三个晚上的时间。这里的“赊”可以理解为长久、漫长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寺夜晚的宁静、幽美和禅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寺深深的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