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入海口,湖波生绮纹。风日澄秋楚天霁,遥见庐山之白云。
群山合沓迷前后,云气滃蒙挟之走。一峰忽卷云向空,秀色苍苍接南斗。
湿翠洗我眼,晴光莹我心,以手揽之不盈襟。有时绝岭照古雪,冻碧积素疑昆岑。
被风吹落飞瀑处,又如银河濯练皎皎垂千寻。山外缥缈犹若此,山中奇绝可知矣。
借问谁续虎溪游,后有髯苏前者李。五老仙人衣紫霞,香炉合侍玉皇家。
中有瑶草间丹砂,安得风马随霓车。朝游沧洲暮蓬莱,飘飖太虚戏九垓。
却骑白鹿归山来,笑揖匡君亦快哉。

【注】浔阳:今江西九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译文】

我挂帆进入九江口,湖面波浪荡漾起绮色的图案。秋日晴朗万里无云,远望庐山的白云。

群山叠嶂迷离在前和后,云雾缭绕挟带着山峰移动。山峰忽地卷起云朵向天空,秀色苍茫直连南斗星。

山中的绿树翠竹洗净了我的眼睛,晴空下阳光明亮照进我的心田。用双手捧起这美景,却装不下满怀的情怀。有时绝岭上积雪映照着古时雪景,白雪皑皑堆积如山似昆丘。

风吹落瀑布的地方,又如银河洗练闪烁着皎洁光芒。山外风景如此美妙,山中奇观也可想而知了。

询问谁继续游虎溪?后面有李渤在先。五老仙人穿着紫霞衣,香炉旁边玉皇宫侍立。

其中瑶草间有丹砂,如何得到风马随霓车。早晨游沧洲晚上到蓬莱,飘飖于太虚之间戏耍九垓。

返回时骑白色鹿回到山上,笑着与匡君交谈亦快哉。

【赏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而写的一首长诗。这是一首写山水的诗篇,但诗人的主旨并不是描写庐山的雄奇秀丽景色,而是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个性。这首诗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名篇之一。此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挂帆入海口,湖波生绮纹”二句,写诗人乘船进入九江口,湖面上水波荡漾,犹如彩锦般绚丽的图案。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出了庐山湖光山色的壮美风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颔联“风日澄秋楚天霁,遥见庐山之白云”,则进一步描绘出庐山的壮丽景色。秋天的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远处看到庐山的白云,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庐山的地理位置,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颈联“群山合沓迷前后,云气滃蒙挟之走”二句,描绘出庐山群山连绵起伏的景象。诗人用“合沓”、“迷”、“挟”、“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了山脉的气势磅礴,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尾联“有时绝岭照古雪,冻碧积素疑昆岑”二句,则是诗人登高望远,感叹世事无常的写照。这里的“昆岑”指昆仑山,传说中昆仑山的最高峰就是昆陵。诗人用昆仑山来比喻自己所处的位置,既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