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玘
偶忆 偶忆南山屋,寒梅有数枝。 却当分手日,偏是发花时。 驿馆香侵梦,山亭影入诗。 故乡愁满夜,多半为君思。 偶忆松深处,苍苔一径斑。 夜窗吟落叶,孤烛剪秋山。 晚钓鱼初上,春锄笋自删。 涧花应不待,开满夕阳间。 偶忆溪边水,深阴系短槎。 携觞听夜雨,披史咏晴霞。 草径逢寒蝶,山桥抱野花。 绿蒲新涨里,应已乱鸣蛙。 注释: 1. 偶忆南山屋,寒梅有数枝:偶尔回忆起南山上的小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山中别业索赋》。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松树千株影千叠,石上松花纷可拾。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山中的景致。"松树千株"表示有成百上千的松树,而"影千叠"则形容松树排列得非常茂密,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影子。"石上松花纷可拾"则是说这些松树在岩石上生长,而且上面还长出了松花(松针),这些松花可以随意地捡拾。 2. 溪风入谷松声寒,独掩松关理清业。 -
秋晚忆子求弟长安无信 万家砧杵动孤城,物候堪悲梦也惊。 蟋蟀半墙秋有韵,芭蕉一榻雨无情。 风生易水歌难继,雪下梁园赋可成。 汀柳渚芦云漠漠,不知游子滞何程。 西亭别酒醉斜曛,何日临觞不忆君。 晓对好山难远寄,夜拈险韵与谁分。 故园芳草更衰草,客路秋云又冻云。 落月半帘寒未梦,一声悲雁怆离群。 注释: 1. 万家砧杵动孤城:指秋天夜晚,人们敲击捣衣石和杵的声音在孤寂的城中回荡。 2.
独夜 风静千松闲,月明众山朗。 独坐观此心,悠然隔尘想。 万象复何有,一叶檐前响。 至理不可见,空中若来往。 惟看山头云,道心与俱长。 译文: 夜晚寂静无声,只有松树轻轻摇曳,月光洒在群山之上,显得格外明亮。我独自坐下,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心中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感觉。世间万物似乎都消失了,唯有那一片飘落的树叶,在屋檐下发出清脆的声音。我试图寻找那些至理至道,却发现它们难以捉摸,仿佛在空中飘荡
【注释】 尘世不足慕:尘世,人间。不足慕,不值得羡慕。吾心思远翔:吾,我。思,想。远翔,远游。 乃在山之阳:乃,就。山之阳,山的南面。 中有神仙人:中,里面。神仙人,指隐居深山中的隐士高人。 朝餐石上云:朝,早晨。餐,吃。石上云,指云朵。 夕卧松花香:夕,傍晚。卧,躺卧。松花,松树的花。香,香气。 黄鹤为徜徉:黄鹤,传说中的一种仙鸟,常在江边飞翔。徜徉,悠闲自在地行走。 醉我沆瀣露:醉,陶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①首联:点明地点和环境,“芦荻”“古渡”“风”是写景;“下轻鸿”是写物,“冷烟微雨”是写天气,“下轻鸿”是写动作,“冷烟微雨”是写气氛。 ②颔联:运用典故、比喻的手法,把清流比作酿得甘醇的美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之情。 ③颈联:诗人以“日月同辉”自况,表明自己虽年老体衰,但壮志不已,雄心犹在,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 ④尾联
莲花峰早起与印上人 欲曙未曙候,空山无可名。 但见鸟飞处,淡然秋云生。 烟霞多变态,若与群峰争。 涧响共趋壑,并作新泉声。 即此旦暮气,将以移人情。 注释: 1. 欲曙未曙候,空山无可名。——形容清晨的景色,天色将明未明,山中寂静无声,无法用言语形容。 2. 但见鸟飞处,淡然秋云生。——只有看到鸟儿飞行的地方,秋天的云彩才会飘荡起来。 3. 烟霞多变态,若与群峰争。——烟雾和彩霞变化无常
【注释】 忆故园:怀念故乡。梅花:指梅树。鲜:花初开时颜色艳丽。邮亭:驿站,古代传递文书的处所,亦指驿站。有:存在。感:感动。怨:怨恨。肠空切:形容离群的忧伤之情。山楼雪积,君怀我:山上的积雪堆积如山,你思念着我(指作者自己);茅店月明,我梦君:茅屋旁的旅店,月光皎洁,我梦见你。 【赏析】 《忆故园梅花》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旅途中遥想故乡的梅花,抒发思乡之苦和离别之情。此诗前四句为第一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表达效果等。“贫居秋夜咏怀”是第一句,写自己身处贫困,而读书不辍的生活状态;“一日不读书,便觉肺腑俗”是第二句,说明自己因读书而有高尚的志趣;“一日不看山,便觉眉宇促”是第三句,说明自己因观赏山水而精神为之一振;“万山千卷书,平生愿应足”是第四句,写自己有丰富的藏书
《杜康墓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曹玘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两岸清山压树低,墓门疏雨草凄凄。”描绘了一幅两岸青山环绕,树木被高山压低的画面,墓地入口处细雨绵绵,草木凋零的景象。 - 第二句:“关情只有横桥柳,一遇春风绿满溪。”表达了只有在春天到来时,那些横卧在桥边的柳树才会焕发生机,使小溪变得绿意盈盈。 - 第三句:“关情只有横桥柳,一遇春风绿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