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伊人可溯洄,欲行且止却徘徊。
水平似镜笼堤去,云怪如山压树来。
幽响到帘枫叶下,远香分槛稻花开。
一丝引得秋江味,新煮鲈鱼有四腮。
溪边把钓
何处伊人可溯洄,欲行且止却徘徊。
水平似镜笼堤去,云怪如山压树来。
幽响到帘枫叶下,远香分槛稻花开。
一丝引得秋江味,新煮鲈鱼有四腮。
【注释】
1.溪边把钓:指作者在溪边垂钓的情景。
2.伊人:指所思之人,这里指作者思念的情人。
3.溯洄:回旋,曲折前进的意思。
4.引得:引起,触动。
5.四腮:指四腮鲈鱼。
何处伊人可溯洄,欲行且止却徘徊。
水平似镜笼堤去,云怪如山压树来。
幽响到帘枫叶下,远香分槛稻花开。
一丝引得秋江味,新煮鲈鱼有四腮。
溪边把钓
何处伊人可溯洄,欲行且止却徘徊。
水平似镜笼堤去,云怪如山压树来。
幽响到帘枫叶下,远香分槛稻花开。
一丝引得秋江味,新煮鲈鱼有四腮。
【注释】
1.溪边把钓:指作者在溪边垂钓的情景。
2.伊人:指所思之人,这里指作者思念的情人。
3.溯洄:回旋,曲折前进的意思。
4.引得:引起,触动。
5.四腮:指四腮鲈鱼。
偶忆 偶忆南山屋,寒梅有数枝。 却当分手日,偏是发花时。 驿馆香侵梦,山亭影入诗。 故乡愁满夜,多半为君思。 偶忆松深处,苍苔一径斑。 夜窗吟落叶,孤烛剪秋山。 晚钓鱼初上,春锄笋自删。 涧花应不待,开满夕阳间。 偶忆溪边水,深阴系短槎。 携觞听夜雨,披史咏晴霞。 草径逢寒蝶,山桥抱野花。 绿蒲新涨里,应已乱鸣蛙。 注释: 1. 偶忆南山屋,寒梅有数枝:偶尔回忆起南山上的小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山中别业索赋》。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松树千株影千叠,石上松花纷可拾。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山中的景致。"松树千株"表示有成百上千的松树,而"影千叠"则形容松树排列得非常茂密,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影子。"石上松花纷可拾"则是说这些松树在岩石上生长,而且上面还长出了松花(松针),这些松花可以随意地捡拾。 2. 溪风入谷松声寒,独掩松关理清业。 -
秋晚忆子求弟长安无信 万家砧杵动孤城,物候堪悲梦也惊。 蟋蟀半墙秋有韵,芭蕉一榻雨无情。 风生易水歌难继,雪下梁园赋可成。 汀柳渚芦云漠漠,不知游子滞何程。 西亭别酒醉斜曛,何日临觞不忆君。 晓对好山难远寄,夜拈险韵与谁分。 故园芳草更衰草,客路秋云又冻云。 落月半帘寒未梦,一声悲雁怆离群。 注释: 1. 万家砧杵动孤城:指秋天夜晚,人们敲击捣衣石和杵的声音在孤寂的城中回荡。 2.
独夜 风静千松闲,月明众山朗。 独坐观此心,悠然隔尘想。 万象复何有,一叶檐前响。 至理不可见,空中若来往。 惟看山头云,道心与俱长。 译文: 夜晚寂静无声,只有松树轻轻摇曳,月光洒在群山之上,显得格外明亮。我独自坐下,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心中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感觉。世间万物似乎都消失了,唯有那一片飘落的树叶,在屋檐下发出清脆的声音。我试图寻找那些至理至道,却发现它们难以捉摸,仿佛在空中飘荡
【注释】 尘世不足慕:尘世,人间。不足慕,不值得羡慕。吾心思远翔:吾,我。思,想。远翔,远游。 乃在山之阳:乃,就。山之阳,山的南面。 中有神仙人:中,里面。神仙人,指隐居深山中的隐士高人。 朝餐石上云:朝,早晨。餐,吃。石上云,指云朵。 夕卧松花香:夕,傍晚。卧,躺卧。松花,松树的花。香,香气。 黄鹤为徜徉:黄鹤,传说中的一种仙鸟,常在江边飞翔。徜徉,悠闲自在地行走。 醉我沆瀣露:醉,陶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①首联:点明地点和环境,“芦荻”“古渡”“风”是写景;“下轻鸿”是写物,“冷烟微雨”是写天气,“下轻鸿”是写动作,“冷烟微雨”是写气氛。 ②颔联:运用典故、比喻的手法,把清流比作酿得甘醇的美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之情。 ③颈联:诗人以“日月同辉”自况,表明自己虽年老体衰,但壮志不已,雄心犹在,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 ④尾联
莲花峰早起与印上人 欲曙未曙候,空山无可名。 但见鸟飞处,淡然秋云生。 烟霞多变态,若与群峰争。 涧响共趋壑,并作新泉声。 即此旦暮气,将以移人情。 注释: 1. 欲曙未曙候,空山无可名。——形容清晨的景色,天色将明未明,山中寂静无声,无法用言语形容。 2. 但见鸟飞处,淡然秋云生。——只有看到鸟儿飞行的地方,秋天的云彩才会飘荡起来。 3. 烟霞多变态,若与群峰争。——烟雾和彩霞变化无常
【注释】 忆故园:怀念故乡。梅花:指梅树。鲜:花初开时颜色艳丽。邮亭:驿站,古代传递文书的处所,亦指驿站。有:存在。感:感动。怨:怨恨。肠空切:形容离群的忧伤之情。山楼雪积,君怀我:山上的积雪堆积如山,你思念着我(指作者自己);茅店月明,我梦君:茅屋旁的旅店,月光皎洁,我梦见你。 【赏析】 《忆故园梅花》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旅途中遥想故乡的梅花,抒发思乡之苦和离别之情。此诗前四句为第一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表达效果等。“贫居秋夜咏怀”是第一句,写自己身处贫困,而读书不辍的生活状态;“一日不读书,便觉肺腑俗”是第二句,说明自己因读书而有高尚的志趣;“一日不看山,便觉眉宇促”是第三句,说明自己因观赏山水而精神为之一振;“万山千卷书,平生愿应足”是第四句,写自己有丰富的藏书
《杜康墓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曹玘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两岸清山压树低,墓门疏雨草凄凄。”描绘了一幅两岸青山环绕,树木被高山压低的画面,墓地入口处细雨绵绵,草木凋零的景象。 - 第二句:“关情只有横桥柳,一遇春风绿满溪。”表达了只有在春天到来时,那些横卧在桥边的柳树才会焕发生机,使小溪变得绿意盈盈。 - 第三句:“关情只有横桥柳,一遇春风绿满溪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频敲竹院不须憎,我亦虚堂暂过僧。” - 关键词解释: 频:多次 敲竹院:在竹林中敲击 不须憎:不要生气 虚堂:空无的殿堂,比喻清静之地 暂过僧:暂时来访僧人 - 翻译: 我多次敲击竹林,但不必感到生气,因为我是暂时拜访僧人。 注释: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人静鸟歌窗外月,夜凉虫语佛前灯。” - 关键词解释: 人静
春寒 一枕华胥鸟唤醒,晓和松韵更堪听。 起吟文赋梅花赋,闲写茶经山海经。 霜雪向头争此白,乾坤留眼望谁青。 天心未必私丘壑,不放东风过草亭。 注释: - 华胥: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梦境或睡梦。 - 一枕华胥鸟唤醒:形容在梦中被鸟声唤醒。 - 晓和松韵更堪听:清晨的松林之声更加动听。 - 文赋: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这里指的是文人的作品。 - 起吟文赋梅花赋:开始吟诵梅花赋。 - 闲写茶经山海经
诗句解析: 1. 子佩弟见访留赏牡丹兼忆子求 - 描述了一位名为“子佩弟”的人来访并赏花,同时也回忆起了与子求的往事。这里的“留赏牡丹”可能指的是赏花时的情景,而“忆子求”则表达了对某人(子求)的回忆和思念。 2. 忆曾同醉复同吟,往事堪思不可寻 - 回忆了过去与某人一同饮酒、吟诗的情景,但那些往事如今已经无法寻找到痕迹了。这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3. 红袖倚阑春未老
《观沧海》是一首描绘大海的诗,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将目光锁定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碧流春涨绿杨前,红蓼秋开浅渚边。 碧流春涨绿杨前,红蓼秋开浅渚边。春天的潮水涌过,把岸边的杨柳染绿。秋天的红蓼花盛开在小洲的边缘。 五尺拖斜沙岸月,一丝垂烂晚溪烟。 五尺长的钓竿斜靠在沙滩,月亮映照下的晚溪飘着淡淡的烟雾。 操心不假詹何授,种法无求范蠡传。 无需刻意模仿智者的计谋
【诗句注释】 才见寻梅又落梅,绿莎烟岸少徘徊。 春日里,诗人刚想观赏梅花,却看到它又落下了。漫步在绿草和烟霭笼罩的岸边,心情也变得有些迷茫。 天征酒债贫多负,诗锁愁城咏不开。 由于欠下了很多酒债,感到十分惭愧;被忧愁困扰,无法吟咏出心中的感慨。 蚕豆减花春有雪,竹林迟笋冻无雷。 随着春风的到来,蚕豆花减少了一些,但春天里降了场雪;竹林中竹笋的生长速度缓慢,好像冬眠一般。 偶成野酌谁频劝
山蜂以笔管为巢戏有此作如椽世界忽相兼,群以为房意亦恬。 腰细未嫌宫制窄,须香常被墨痕沾。 晓窥斑管心应苦,夜酿江花蜜更甜。 毛颖有锋能杀兔,莫轻发矢斗霜尖。 注释: 1. 如椽世界忽相兼:意为巨大的世界忽然变得如此接近,仿佛手可及。 2. 群以为房意亦恬:大家都认为这里是它们的家,心情也变得宁静。 3. 腰细未嫌宫制窄:尽管笔管的粗细并不宽裕,但仍然被接受。 4. 须香常被墨痕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