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一棹归,闻歌桃叶是邪非。
石崇家婢铙新丽,不用真珠费百琲。
系臂曾闻付降纱,重盟欢折碧桃花。
从今红烛修新史,便有添香萼绿华。
葛氏绮琴曾识字,王珉团扇总相宜。
喜闻妒妇津无雨,三蒂江兰并一枝。
樊肥蛮瘦各相宜,桃李昌丰舞柘枝。
尽日楼台垂柳静,东风添补冶春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咏物寓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下面是逐句释义:

  • 昨夜西风一棹归,闻歌桃叶是邪非。

  • “昨夜”指的是诗人昨晚回家的情景,“西风”暗示着秋天的氛围。

  • “闻歌”是指听到歌声。

  • “桃叶”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歌曲或舞蹈的名称。

  • “是邪非”表示是非、好坏之意。

  • 石崇家婢铙新丽,不用真珠费百琲。

  • “石崇”是晋代的一个大富豪,他的婢女“铙”非常美丽。

  • “新丽”形容女子容貌新颖美丽。

  • “百琲”是一种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今天的200克。

  • “真珠”指珍珠,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系臂曾闻付降纱,重盟欢折碧桃花。

  • “系臂”是指男女之间的定情之物,“降纱”可能是某种象征爱情的信物。

  • “重盟”意味着重新建立盟誓。

  • “欢折碧桃花”形容女子的笑容如同盛开的碧桃花一样美丽动人。

  • 从今红烛修新史,便有添香萼绿华。

  • “红烛”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爱情。

  • “修新史”意味着记录这段美好的时光。

  • “添香萼绿华”是指增添香气的绿华(即桂花),象征着美好而芬芳的爱情生活。

  • 葛氏绮琴曾识字,王珉团扇总相宜。

  • “葛氏”可能是指某位女子的名字,“绮琴”是指精美的琴。

  • “王珉团扇”是指王羲之的团扇,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 “总相宜”表示无论哪种方式都合适。

  • 喜闻妒妇津无雨,三蒂江兰并一枝。

  • “妒妇津”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因为嫉妒而没有下雨。

  • “江兰”是指江边的兰花,这里用来比喻女子。

  • “三蒂”意味着多出的部分,“江兰并一枝”比喻女子的美丽超过了一般的标准,独占鳌头。

  • 樊肥蛮瘦各相宜,桃李昌丰舞柘枝。

  • “樊肥”和“蛮瘦”分别代表不同的人,他们各有特点。

  • “桃李”在这里可能是指美女,而“昌丰”则可能是指繁荣。

  • “舞柘枝”是指舞动树枝的样子,这里比喻女子跳舞时的曼妙身姿。

  • 尽日楼台垂柳静,东风添补冶春词。

  • “楼台”可能是指某个建筑或场所,“垂柳”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 “东风”指春季温暖的风,它使得春天更加明媚。

  • “添补冶春词”意味着春天的景象被进一步丰富和美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