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先问浣花溪,万里桥头路向西。
锦水细浮红叶下,雪山高压白云低。
炊烟绕屋斜分竹,落雁将雏晚傍堤。
景物曾经离乱后,悬知当日是幽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四川作客时所作的《九日与诸子登高》。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秋天的景象。下面是诗句及译文:
万里桥上望浣花溪,逢人先问浣花溪,万里桥头路向西。
锦水细浮红叶下,雪山高压白云低。
炊烟绕屋斜分竹,落雁将雏晚傍堤。
景物曾经离乱后,悬知当日是幽栖。
【注释】:
- 万里桥:即万里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蜀州(今成都)通往郊外的道路。
- 浣花溪:指浣花溪公园,在成都市西南。
- 锦水:指锦江,在成都西,发源于青城山,流经市区,注入岷江。
- 雪山:指峨眉山,在四川盆地南缘。
- 白云低:指云朵低垂。
- 炊烟:指做饭时冒出的烟。
- 将:助词,用于句首,无义。
- 景物:这里指作者所居住的地方。
- 离乱:指战乱。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写诗人在万里桥上远眺浣花溪,询问当地的人:“你刚才说的那地方在哪儿?”第三、四句描写浣花溪周围的景色,第五、六句写傍晚时的情景。最后两句抒发了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写诗人登上万里桥远眺浣花溪。万里桥在成都的西郊,是连接成都和郊外道路的一座桥梁。诗人登上这座桥,眺望远处的浣花溪。浣花溪在成都西南,是一条美丽的河流。诗人站在桥头,遥望远方,不禁想起了浣花溪这个地方。
第二句写诗人向当地人打听关于浣花溪的情况。诗人听说浣花溪这个名字,心中涌起一种亲切感。他迫不及待地向周围的人打听,想知道这个名称的来源和具体位置。
第三、四句描写浣花溪周围的景色。锦江是成都的一条大河,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山上积雪覆盖在山坡上,云朵低垂着。这里的景色非常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五句描写傍晚时的情景。夕阳西下,阳光斜照在屋顶上。炊烟袅袅升起,飘荡在空中。这一幅画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生活。
第六句描写傍晚时的情景中的落雁。当大雁飞过的时候,它们在地面上投下了影子。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七句以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曾经经历过战争和动荡的岁月,现在能够安安静静地享受平静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此诗通过描绘浣花溪的美景和周围环境,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