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四川作客时所作的《九日与诸子登高》。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秋天的景象。下面是诗句及译文: 万里桥上望浣花溪,逢人先问浣花溪,万里桥头路向西。 锦水细浮红叶下,雪山高压白云低。 炊烟绕屋斜分竹,落雁将雏晚傍堤。 景物曾经离乱后,悬知当日是幽栖。 【注释】: 1. 万里桥:即万里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蜀州(今成都)通往郊外的道路。 2. 浣花溪:指浣花溪公园,在成都市西南。 3
【解析】 题干要求是“赏析”,赏析诗歌,要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思想主旨,以及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评价。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拟赠诗,作者拟赠的对象是程穆倩。题目中的“拟”有拟写之意,即模拟的意思,所以这首诗是作者拟写的一首诗歌,用来赠给程穆倩。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首句“谁能诗思入风云”,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程穆倩诗歌创作才华的赞美。诗人通过提问,让读者思考
这首诗的原文是:“早发废丘关,阁道苦淋雨。秋阴不肯晴,晓渡废丘水。雨脚四塞横,策马上半山。白云生高顶,丹砂霜叶明。白云倏舒卷,上与苍天平。劳劳问前路,深愧山水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早发废丘关(早晨出发到废弃的关口) 这句描述了诗人一大早就出发,目的地是废弃的关口。 2. 阁道苦淋雨(沿着阁道行走,被雨水淋湿) 这里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交加中艰难前行的情景。 3.
这首诗描绘了中卫的山水、田园、沙漠等自然风光,以及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关心。 我们看到“山势东南尽,河流西北斜”这两句。这是对中卫地理位置的描述,东南和西北分别指代山势和河流的方向,形象地描绘出了中卫的地理环境。 我们看到“斥土无萤火,炎天有柳花”。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中卫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鞍子岭 前岭下陂陀,驿路疑中断。 峡转地轴开,山形又一变。 遵路复前驱,平芜睇远岸。 驭者正扬鞭,冈阜重相见。 覆甑各低昂,菁葱而峭茜。 一笑下长辕,徐行将过半。 回首望复岚,烟横如匹练。 借问跨石鞍,何如马道栈。 注释: 1. 前岭下陂陀,驿路疑中断:在前方的岭下,有一片像小坡一样的地形,让道路看起来像是断开了一样。 2. 峡转地轴开,山形又一变:当峡谷转角时,大地的轴线似乎被打开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兰州五泉寺鬘云阁时所感而作的。首联写景,以曲槛排山骨,藤萝四壁悬,写出了五泉寺建筑的雄伟壮丽;颔联写景,以苔青莲叶下,树老佛镫前,写出了五泉寺的幽静秀美;颈联写景,以石透云烝窟,泉深月在天,写出了五泉寺的神秘莫测;尾联写情,以半空闻妙梵,孤磬隔溪烟,表达了诗人对五泉寺深深的向往之情。 “游兰州五泉寺登鬘云阁”是诗题。兰州五泉寺是兰州著名的古刹之一。全诗共八句,除第二句外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的诗。 一月村中住,心清学息机: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诗人住在乡村里。心清学息机,指心地清净,没有杂念,可以安于淡泊的生活。 竹香人独坐,花落燕双飞:坐在幽静的小院中,听着竹子的清香和鸟儿的欢鸣声。燕双飞,形容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 客莫来投谒,书常引下帷:客人来了也不要拜访他,因为他忙于读书写字,所以很少出门接待。投谒,拜访。下帷,放下帐幔,表示闭门谢客。 今朝晴更好
前岭下陂陀,驿路疑中断。 峡转地轴开,山形又一变。 遵路复前驱,平芜睇远岸。 驭者正扬鞭,冈阜重相见。 覆甑各低昂,菁葱而峭茜。 一笑下长辕,徐行将过半。 回首望复岚,烟横如匹练。 借问跨石鞍,何如马道栈
山势东南尽,河流西北斜。 旋风高折树,烈日下蒸沙。 斥土无萤火,炎天有柳花。 田淤香稻叶,水冷细芹芽。 虎迹连荒车,驼鸣急暮笳。 孤城开四术,板屋列千家。 烽接临洮塞,星冲北望槎。 青酥三接酒,紫雪九烝茶。 马市雕题译,浮屠驯象车。 佛曾分舍利,龙亦载袈裟。 礼视和亲重,装如报聘奢。 降王收部曲,堠骑射亭鸦。 四姓归都护,三边付押衙。 秦兵方嚄唶,齐客正咨嗟。 倚剑崆峒外,垂纶瀚海涯。
阁道苦淋雨,秋阴不肯晴。 晓渡废丘水,雨脚四塞横。 策马上半山,亲见白云生。 竹木陡昏黑,虫语空秋声。 朝暾闪高顶,丹砂霜叶明。 白云倏舒卷,上与苍天平。 劳劳问前路,深愧山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