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东南尽,河流西北斜。
旋风高折树,烈日下蒸沙。
斥土无萤火,炎天有柳花。
田淤香稻叶,水冷细芹芽。
虎迹连荒车,驼鸣急暮笳。
孤城开四术,板屋列千家。
烽接临洮塞,星冲北望槎。
青酥三接酒,紫雪九烝茶。
马市雕题译,浮屠驯象车。
佛曾分舍利,龙亦载袈裟。
礼视和亲重,装如报聘奢。
降王收部曲,堠骑射亭鸦。
四姓归都护,三边付押衙。
秦兵方嚄唶,齐客正咨嗟。
倚剑崆峒外,垂纶瀚海涯。
壮心愁岁晚,秋色上蒹葭。

这首诗描绘了中卫的山水、田园、沙漠等自然风光,以及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关心。

我们看到“山势东南尽,河流西北斜”这两句。这是对中卫地理位置的描述,东南和西北分别指代山势和河流的方向,形象地描绘出了中卫的地理环境。

我们看到“斥土无萤火,炎天有柳花”。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中卫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我们看到“田淤香稻叶,水冷细芹芽”。这是对中卫农田景色的描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中卫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我们看到“虎迹连荒车,驼鸣急暮笳”。这是对中卫交通工具的描绘,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中卫人民的生活方式。

我们看到“孤城开四术,板屋列千家”。这是对中卫城镇景观的描绘,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中卫城市的规模和繁华程度。

我们看到“烽接临洮塞,星冲北望槎”。这是对中卫边疆景色的描绘,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中卫边疆的壮丽景象。

我们看到“青酥三接酒,紫雪九烝茶”。这是对中卫饮食文化的描绘,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中卫人民的饮食习惯。

我们看到“马市雕题译,浮屠驯象车。”这是对中卫文化传统的描绘,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中卫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我们看到“佛曾分舍利,龙亦载袈裟。”这是对中卫佛教文化的描绘,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中卫人民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中卫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魅力的中卫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对中卫人民的赞美和关怀,表达了对中卫人民的热爱和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