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舆随径转,萝薜挂烟霄。
石险偏横树,溪回屡渡桥。
雾收方见日,云聚即成潮。
潇洒红尘外,青山认寂寥。

【诗句释义与注释】入山晓行:清晨进入山林中行走。

竹舆(yú):用竹子做成的车子,泛指轻便的交通工具。

萝薜(luò bì):植物名,多用来比喻藤萝之类。

烟霄:云雾弥漫的天空。

石险偏横树:山路上石头崎岖,树木倾斜,形成危险。

溪回屡渡桥:溪水曲折,多次经过桥梁。

雾收方见日:雾气散尽后才能看到太阳。

云聚即成潮:云聚积起来可以形成雨或雪。

潇洒红尘外:超脱于尘世之外,不受世俗的干扰。

青山认寂寥:在青山之中感受到一种寂静与空旷。

【译文】
清晨我步入山林,乘坐着轻盈的竹制车辆,随着山路蜿蜒前行。路遇藤萝缠绕的山峦,云雾弥漫的天空下显得更为神秘。山路陡峭,树木斜倾,行走其中需格外小心。溪流曲折,我数次经过桥梁,感受着自然的美妙。当雾气消散,阳光洒落,我看到了前方的世界。云层聚集,时而化作大雨,时而变为雪。在这宁静的自然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逍遥自在。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青山之中,独自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空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入山行走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竹舆随径转”,以竹舆轻快地行驶在山间小道上为开端,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活力。接着,“萝薜挂烟霄”则运用萝薜这一意象,将山间的景致描绘得朦胧而神秘。“石险偏横树,溪回屡渡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艰险与美丽,既有挑战也不乏惊喜。随后,“雾收方见日,云聚即成潮”两句,通过对雾和云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和生机勃勃。最后,“潇洒红尘外,青山认寂寥”两句,更是以超脱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