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江田暝,荒烟下戍楼。
佳兵匪祥器,遗袂几中洲。
鬼火平林夜,殇魂海国秋。
谁将上方剑,一为剪蛟虬。
秋感次谦公韵
落日江田暝,荒烟下戍楼。
佳兵匪祥器,遗袂几中洲。
鬼火平林夜,殇魂海国秋。
谁将上方剑,一为剪蛟虬。
诗句释义:
- 落日江田暝,荒烟下戍楼。
- 这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夕阳西下,江边田野上的烟雾缭绕。“荒烟”暗示着战争或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
- 佳兵匪祥器,遗袂几中洲。
- “佳兵”与“匪祥器”相对应,表明武器并非用于吉祥之物,而是战争的产物。这里可能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 鬼火平林夜,殇魂海国秋。
- “鬼火”指的是在夜晚树林里可能出现的幽灵般的火焰,象征着死亡和阴森的气氛。“殇魂”则指失去生命的人的灵魂,这里的“殇魂”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
- 谁将上方剑,一为剪蛟虬。
- “上方剑”可能指的是能够斩断困境或难题的武器或智慧。而“剪蛟虬”则形象地表达了用智慧解决困难的决心。
译文:
落日映照江边,荒烟弥漫之下是戍楼。
好的武器非吉祥之物,衣袖随风飘扬飘过中洲。
黑夜林间鬼火闪烁,殇魂飘散在海国深秋。
谁能挥动上方剑,一剑斩破蛟虬之难。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落日、荒烟、戍楼等元素,展现了一种荒凉、悲凉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哀悼。同时,诗中的“鬼火”、“殇魂”等意象,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深度。最后一句“谁能挥动上方剑,一剑斩破蛟虬之难。”更是体现了诗人的英勇和决心,表达了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