盭气阨金台,禁城中夜开。
燕成巢幕谶,盗窃大弓来。
西北荒边备,东南剩劫灰。
谁将遏乱略,指望出群才。
冯氏犯上谋害朝廷,缶公年迈来信说:“聋人有所听闻,以歌声来替代哭泣。”因此赋诗两首以作答。
高气压抑金台门,夜禁中忽然打开。
燕巢幕谶预示成,盗走了大弓归来。
西北荒边防备不严,东南残破劫灰满地。
谁将阻止乱臣贼子,指望出现杰出人才?
盭气阨金台,禁城中夜开。
燕成巢幕谶,盗窃大弓来。
西北荒边备,东南剩劫灰。
谁将遏乱略,指望出群才。
冯氏犯上谋害朝廷,缶公年迈来信说:“聋人有所听闻,以歌声来替代哭泣。”因此赋诗两首以作答。
高气压抑金台门,夜禁中忽然打开。
燕巢幕谶预示成,盗走了大弓归来。
西北荒边防备不严,东南残破劫灰满地。
谁将阻止乱臣贼子,指望出现杰出人才?
【注释】 北郭:指长安城北面的郭门。郭,城楼周围筑有矮墙的地方。晚眺:傍晚观赏景色。呈:奉献、献上。丁叔衡师立钧:丁叔衡,唐代诗人,曾师从于李白;立钧,字子钧,也号白云先生,唐代诗人。二首:本篇为第二首,第一首见《全唐诗》,题作《宿北郭》。 残竹:犹残存的竹子。层阴:层层叠叠的树木阴影,形容树荫茂密。荡:覆盖。远林:远山。云山:指山间的云雾和山上的树木。前代色:指前朝遗留下来的颜色。霜树
【注释】 久聚不相顾:很久没有见面,彼此都不去看对方。 濒行:将要离开。 如何:怎样。 今夜月:指中秋月。 还照出山云:月亮照着山间的云雾。 抗手三千界:举起手来仿佛可以接触到三千大千世界(即宇宙、万物)。 豪情十万军:豪迈的情怀像十万大军一样。 素抱:朴素无华的感情。 咫尺感离群:感到自己与同伴的距离很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临别之际赠给朋友储影壶的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的远眺,描绘了一幅荒凉、寂静的画面。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下杵暮江孤:“下杵”指放下农具,这里可能指日落时分。“暮江孤”形容江水的孤单和寂静,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2. 苍茫混海隅:“苍茫”表示广阔无边,“混海隅”则表达了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感觉,这里的海隅即海边。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深沉而广阔的感受。 3. 荒城清野烧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 其一:负郭时登眺,江崖欲暮天。 注释:在城郊的时候登上高楼远眺。傍晚时分,江边的小山仿佛要落山入晚。 赏析:首句“负郭时登眺”,交代了登高的原因和环境,点出了时间。“负郭”一词出自《汉书·食货志》,指靠近城郭之地,也就是靠近城市的地方。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登高,是因为这里是他经常出入之地,也是他经常与朋友聚会的地方
【注释】 交谊:指友情。先世:先辈和父辈。謏(jiǎo)闻:惭愧。遗业:祖先留下的事业。蒿莱:荒芜。筹边:筹划边境事务,这里借指治理国家。出群材:指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储光羲的赠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之情。全诗如下: 赠储光羲二首(其二) 论交先世旧,文彩冠台阁。 惭君愧吾辈,遗迹渐榛莽。 投笔警残局,篝灯爇寒灰。 中原未复辟,指望出群才。
重九东城晚眺 落照半城郭,秋风动渺茫。 云平孤树迥,山涌暮天苍。 夕气散群鸟,寒风薄大荒。 独怜篱下菊,晚节有馀芳。 注释: 1.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适合登高远眺。 2. 东城:即洛阳东城,这里指代作者所在地的洛阳。 3. 暮景:傍晚的景象。 4. 夕气:夕阳的余晖,也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 5. 孤树迥:孤零零的树木,远远地矗立着。 6. 暮天苍:暮色中的天空
宝应道中 春思满芳洲,横风荡客愁。 日华闯高浪,波藻窜明楼。 诗句无根草,乡情不系舟。 花朝便经过,莫负少年游。 解析与注释: - 宝应道中:宝应是古县名,位于江苏省北部。这里指诗人在经过宝应时的情景。 - 春思满芳洲:春天到来,思绪也如江上之花般盛开,满溢在广阔的洲岛上。 - 横风荡客愁:春风的吹拂让诗人的心情如同被风吹起的波澜一般,心中充满了难以平息的忧愁。 - 日华闯高浪
【注释】: 亦知澹如水:也懂得淡泊如同水。 冲素亮遐心:冲刷清净明亮了遥远的心境。 春共和神写:春风和神采相融合。 秋随静气深:秋天跟随宁静的气韵而深沉。 大山包众植:高山包容着众多的植物。 乔木有遗音:高大树木留有遗音。 挥手一为别,同苔各异岑:挥手一别,同在山中的苔藓却各不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梅自况,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诗中描绘了梅花、大山
【注释】清和道:指从洛阳到扬州的驿道。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遥远。危车:指马车。心旆(sui):旗杆上的飘动旗帜,这里借以指代马。水涡:大水形成的漩涡。病马:指身体瘦弱、生病的马。石路:指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宿雨:隔夜的雨水。浮麦陇:指长满麦苗的田埂上。春烟:春天的炊烟。沾柳条:柳树枝头挂满了嫩叶。浑:全。未惯:没有习惯。发轫(ren):启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理解其意思,再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诗歌的内容、语言特点、思想主旨及意境等,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遣怀 (一) 幽意忽不惬,时衰无奈何。(幽意:深沉的情思;惬:满足。时衰:时运衰颓。无奈:没有办法。)
赠辽东徐鲁山 我亦皇朝士,到今亡奈何。 偷生愧龚胜,报国待荆轲。 小作平原饮,仍悲敕勒歌。 愿教飞将在,还我旧山河。 注释: 1. 赠辽东徐鲁山:赠送给辽东的徐鲁山(徐敬业)。 2. 我亦皇朝士:我和你是朝廷里的官员。 3. 到今亡奈何:到现在还是无计可施,无法挽回。 4. 偷生愧龚胜:苟且偷生,感到惭愧,因为龚胜(东汉人,为王莽所害)曾以死明志。 5. 报国待荆轲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徐鲁山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遭遇的同情。诗中描绘了辽东地区壮丽的风景和凄凉的局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联“北去三千里,崎岖悲道长。”描述了徐鲁山离开家乡到辽东的艰难历程,表达了他内心的悲痛和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壮怀沉沪渎,归梦忆辽阳。”描绘了徐鲁山在辽东的生活状态,他的壮志豪情被压抑在深深的悲伤之中,只能寄托在对故乡的回忆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送严生苍山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送别严生的场景,严生即将前往苍山。"苍山"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代一种意境,如山的苍翠之色。 2. 又送严夫子,还归钓富春 - "又送"表明这是诗人再次送别严生。"严夫子"是对严生的尊称,显示了诗人对这位朋友的重视。严生将返回他的故乡“富春”,可能意味着他将要在那里开始钓鱼的生活。 3. 野烟低傍舵,江草绿依人 -
冯逆犯阙,缶老来书云:聋有所闻,歌以代哭,赋此答之二首 疆甸惊烽火,因民号竟诬。 谁承王氏腊,奈此霍家姝。 野老忧天压,君门感日晡。 不堪回首处,宫阙夜啼乌。 注释: 冯逆:指反叛的冯姓之人。冯逆犯阙,指冯逆闯入朝廷。缶老:指诗人自己。缶老来书,指作者在晚年写给自己的信。聋有所闻,意思是虽然聋了也能听到声音。歌以代哭,意思是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赋此答之二首:是作者对来信的回信。
【注释】: 还乡遇雨早眠,十一日黎明作 长路暗车尘,年光催旅人。——旅途遥远漫长,时光匆匆催促着我前行。 颓云负郭晚,微雨故园春。——落日下的乌云笼罩着田野,细雨润泽了故园的春天。 邑犬不吠夜,邻鸡初向晨。——城边家犬不叫唤迎接夜间,邻舍的鸡开始报晓。 烽烟怀往岁,欲涉道无津。——我心怀往昔烽烟岁月,但如今渡口无船可以通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归途中遇到大雨,不得不在路边的客栈过夜
【诗句释义】 1. 故园:指诗人的故乡。寥乱后:指战乱后的荒凉、萧条。 2. 回首:回头看,这里指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而产生联想。一心惊:指诗人因故园荒凉而感到震惊和不安。 3. 归鸟恋残塔:归鸟,指从远方飞回的鸟。残塔,指的是战争破坏后的废弃的佛塔。恋残塔,指这些鸟儿在废墟上徘徊不愿离去。 4. 颓云上废城:颓云,指乌云。废城,指的是破败不堪的城池。 5. 江山仍旧国:江山,这里指国家。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