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甸惊烽火,因民号竟诬。
谁承王氏腊,奈此霍家姝。
野老忧天压,君门感日晡。
不堪回首处,宫阙夜啼乌。

冯逆犯阙,缶老来书云:聋有所闻,歌以代哭,赋此答之二首

疆甸惊烽火,因民号竟诬。

谁承王氏腊,奈此霍家姝。

野老忧天压,君门感日晡。

不堪回首处,宫阙夜啼乌。

注释:
冯逆:指反叛的冯姓之人。冯逆犯阙,指冯逆闯入朝廷。缶老:指诗人自己。缶老来书,指作者在晚年写给自己的信。聋有所闻,意思是虽然聋了也能听到声音。歌以代哭,意思是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赋此答之二首:是作者对来信的回信。
疆甸惊烽火,因民号竟诬:边疆地区被战争的烽火惊醒,因为民众的呼声而受到诬陷。疆甸:这里指边疆地区。惊烽火:被战火惊醒。因民号竞诬:因为民众的呼声而被冤屈或污蔑。
谁承王氏腊:是谁继承了王氏的腊祭?王氏腊: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奈此霍家姝:但这个霍家的美女又怎么样呢?奈:无奈,怎么。霍家姝:指霍姓的女子。
野老忧天压:山野中的老人担心天会压下来。野老:山野中的老人。忧天压:担心天会压下来。
君门感日晡:君王的门庭感到夕阳西下的疲惫。君门:君王的门庭。感日晡:感到夕阳将尽。
不堪回首处,宫阙夜啼乌:无法回首的地方,宫殿里晚上乌鸦在啼叫。不堪回首处:难以回忆过去的事情和地方。宫阙夜啼乌:宫中的乌鸦夜晚在啼叫。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期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全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战乱,以及人民因此遭受的痛苦。”疆甸惊烽火” 形象地描绘出边疆地区因战争而引发的恐慌和混乱,”因民号竟诬”则揭示了统治者因民众的呼声而进行无端指责的荒谬行径。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对这种状况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于无辜受害的人们的同情。”谁承王氏腊” 暗示了这些无辜的人可能被误认为是王氏家族的成员而遭受不公正的对待,”奈此霍家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误认给受害者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第五、六句转向了更具体的情境,”野老忧天压” 描述了山野老人担忧天空的压迫,象征着他们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君门感日晡” 则描绘了君王门前的黄昏景象,暗示着国家的危机和无力回天的悲哀。
诗的最后一句”不堪回首处,宫阙夜啼乌” 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无奈和悲愤。它意味着诗人无法回到过去,只能面对现在的痛苦和无助。同时,它也象征了国家的未来充满不确定和危险,如同夜幕降临时的乌鸦在啼叫,预示着黑暗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首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