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向桃源学问津,壮怀未已见斯人。
飞鹏怒翮九万里,茎草禅心丈六身。
剑米迫炊方是健,书粮多馈不言贫。
孟郊老去文章在,会看宫袍蜀锦新。
诗句输出:
懒向桃源学问津,壮怀未已见斯人。
飞鹏怒翮九万里,茎草禅心丈六身。
剑米迫炊方是健,书粮多馈不言贫。
孟郊老去文章在,会看宫袍蜀锦新。
译文输出:
我厌倦了追寻知识的桃花源,心中壮志未酬,仍想着这位朋友。
如同愤怒的鸟儿振翅直冲九万里云霄,我的心境也如参悟禅理的禅师一般高深。
每日为了生计而劳作,生活虽苦,但精神上却无比充实。
即使年岁已高,但我的文章才华仍在,将来定能见到我穿着华丽的官袍,身着蜀地出产的锦袍。
注释输出:
- “懒向”:表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 “学问津”:指学问的源泉,比喻为学之本。
- “壮怀”:形容胸怀壮志。
- “斯人”:特指此人或此友。
- “九万里”:形容鸟飞翔的高度,比喻事业或理想的远大。
- “茎草”:指平凡、简朴的生活方式。
- “禅心”:禅宗修行者的心态,代表超脱世俗的境界。
- “剑米”:指生活的艰辛,需要通过努力工作来维持生计。
- “宫袍”:象征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的“壮怀未已见斯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飞鹏怒翮九万里”则寓言了诗人追求远大理想的决心;“剑米迫炊方是健,书粮多馈不言贫”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生活中依然坚持自我修养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孟郊老去文章在,会看宫袍蜀锦新”则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