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无恙过人头,小住南沙忆旧游。
山郭重来增客感,板桥虚约望归舟。
新愁往恨多于絮,暗雨盲风莫上楼。
早是荒寒禁不得,夕阳又见水东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反复阅读和深度思考,把握全诗的主旨思想,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含义。同时还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以及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本首诗歌前两句写秋柳,“长条无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人已经变老了,而柳条依然如旧,表现出诗人的欣慰之情;后两句写南游之思,回忆过去在南游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山郭重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板桥虚约望归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之情。
后三联是抒情,“新愁”是说新添了忧愁,“多于絮”是说忧愁之多,像乱飞的杨絮一样多,“莫上楼”是说不要登高远眺,因为风雨晦明难料;最后二句写景,“荒寒禁不得”是说荒凉寒冷之地不能禁止他外出,“水东流”是说夕阳西下,水流东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苦凄凉。
【答案】
长条无恙过人头,小住南沙忆旧游。
山郭重来增客感,板桥虚约望归舟。
新愁往恨多于絮,暗雨盲风莫上楼。
早是荒寒禁不得,夕阳又见水东流。
译文:长条没有受到损伤,经过别人的头顶,我想起以前在南游时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山郭重新来到此地,增加了我的客愁,空设的板桥上,我想象着朋友们归来的船。新添的忧愁、往日的怨恨比乱飞的杨絮还要多,阴雨蒙蒙看不清方向,不要登高眺望,因为风雨晦明难料。早就感到荒凉寒冷之地不能阻止他外出,夕阳西下,水流向东而去。赏析: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时年白居易四十四岁。当时作者因上书请求撤消成州刺使李量的盐铁专营权,触犯了当权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赴任途中经过湖北黄梅县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