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烟凉晕暗相望,长路迢迢秋未央。
乌下苏台愁似织,猿鸣巫峡泪沾裳。
江郎才尽风华减,陶令归来姓氏忘。
分占琅琊香一瓣,白门遗恨满青箱。
解析:
疏烟凉晕暗相望,长路迢迢秋未央。
乌下苏台愁似织,猿鸣巫峡泪沾裳。
江郎才尽风华减,陶令归来姓氏忘。
分占琅琊香一瓣,白门遗恨满青箱。
注释与赏析:
- 疏烟凉晕暗相望:描述秋天的夜晚,烟雾缭绕中,柳树的影子在水面上显得朦胧而遥远。
- 长路迢迢秋未央:表达了诗人对漫长且无尽头的秋天的感慨,时间似乎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沉重。
- 乌下苏台愁似织:通过“乌”和“下”,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深沉的忧愁,如同编织的线一般,难以解开。
- 猿鸣巫峡泪沾裳:利用“猿鸣”和“巫峡”这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往事的深切思念之情,泪水湿润了衣裳。
- 江郎才尽风华减:“江郎才尽”源自古代传说,此处用以比喻诗人自己的才华已无法支撑他继续创作,感到无力和挫败。
- 陶令归来姓氏忘: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自己回归自然,忘却尘世纷扰的心态。
- 分占琅琊香一瓣:以分得一片桂花为线索,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美好事物或人的回忆与留恋。
- 白门遗恨满青箱:用“白门”指代故居,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内心的遗憾与忧伤。
赏析:
本组诗歌是王士禛在顺治十四年作于济南大明湖的七言律诗。每句均以“秋柳”为中心词,但并未直接出现“柳”字,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整体上,这组诗以其含蓄、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