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西风感故衣,阳关三叠好音非。
乱鸦荒驿馀晖在,流水长桥去梦稀。
天远难牵征骑返,月明愁见夜乌飞。
乡园亦有琅琊思,对此依依未忍违。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综合理解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揣摩诗句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如“阳关三叠”:原指古代入关唱的歌谣,旧有“一去紫台连朔漠”,“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等句,后来成为送别时的歌唱曲调。这里指离别时唱的曲子。“琅琊”:即《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里借代指代美好的故乡。“依依未忍违”:依依:依恋的样子;违:违背。舍不得离开。结合注释和语境理解诗歌内容。

【答案】

(1)白纻衣,指白纻布做的单衣,是当年王徽之赠给友人周顗的,周顗却将它赠还给他。西风起,故人已远逝,物是人非,故衣感怀。

译文:西风吹拂着白纻衣,想起故友王徽之赠予的单衣。阳关三叠声中,别离之声悠扬动听。乱鸦掠过驿站余晖尚存,流水长桥梦魂难留。天遥地远,难牵征骑返家,月夜凄清,愁见乌鸦飞过。故乡亦有思乡之情,对此依依难舍,不忍离去。

(2)“阳关三叠”,是古琴曲名,也是唐教坊曲。此曲多写边塞送别情景,其辞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我站在高楼上,目送阳关方向的行人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天边。阳关之外,已是茫茫戈壁,再没有家乡亲人了。

(3)乱鸦,形容傍晚时分天色将晚,乌鸦归巢的景象。《世说新语·言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今兴尽矣!’”

译文:黄昏的天空下,乌鸦成群结队地归来,落日余晖洒在荒僻的驿路上。流水潺潺,长桥依旧,但梦中的往事已变得模糊不清。

(4)“天远”,意为天边、天涯;“难牵”,意为难以挽回、难以挽留。天遥地远,难以挽留征人的归程。月亮明亮,夜色正浓,乌鹊南飞,使人感到凄凉悲切。

译文:天边辽阔,难以挽留征人的归程。明月当空,照见乌鸦向南飞翔而去,让人感到凄凉悲切。

(5)“乡园”,指故乡。“琅琊”,指东晋王羲之写的一篇著名的文章——《兰亭集序》。

译文:我独自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远方的故乡,心中涌起深深的思念之情。面对这美丽的山水景色,我不禁想起了那曾经一起游玩的朋友们,他们是否也像我一样怀念着这美好的家乡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