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宵屋瓦响纤纤,元泽阴凝气转严。
道上何人歌白纻,树头残叶冻红盐。
冰消村落迷行径,云拥山家露步檐。
愿得新醅三百斛,满城应说暮寒尖。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1. 隔宵屋瓦响纤纤,元泽阴凝气转严
  • 隔宵: 昨夜。
  • 屋瓦: 指屋顶上覆盖的瓦片。
  • : 发出声音。
  • 纤纤: 形容声音轻柔细微。
  • 元泽: 指月光或雨露。
  • 阴凝: 阴气凝结,通常用来形容夜晚。
  • 气转严: 天气变得寒冷而严厉。
  1. 道上何人歌白纻
  • 何人: 谁。
  • : 唱歌。
  • 白纻: 一种白色丝织品,古代用作乐器或乐器材料。
  • 描述在道路上有人唱着白纻(一种乐器)。
  1. 树头残叶冻红盐
  • 树头: 树上。
  • 残叶: 凋零的叶子。
  • 冻红盐: 冻结的红色盐分。
  • 通过“冻”字表达了冬天的景象,即树叶被雪覆盖,呈现出红色的盐迹。
  1. 冰消村落迷行径
  • 冰消: 冰雪融化。
  • 村落: 村庄。
  • : 迷失方向。
  • 行径: 行走的路径。
  • 描述了冬季消融后的乡村道路,使得原本清晰的路径变得难以辨认。
  1. 云拥山家露步檐
  • 云拥: 云雾环绕。
  • : 家庭。
  • 露步檐: 在露水的覆盖下行走在屋檐下。
  • 描绘了冬日早晨山村景象,云雾缭绕,村民在露水中行走于屋檐。
  1. 愿得新醅三百斛,满城应说暮寒尖
  • 愿得: 希望。
  • 新醅: 新酿的酒。
  • 三百斛: 三百六十瓶,此处形容酒量。
  • 暮寒尖: 傍晚时分的寒冷。
  • 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喝到足够量的酒来抵御严寒的期待。

结合上述逐句解释和相关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十一月二十一日雪后华墅归途作再叠前韵二首》这首诗的内容和深层含义。这首诗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特征,还反映了诗人对于冬日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