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便江头化燕泥,一般飞渡画楼西。
抛开旧绪真无赖,袅断游丝不肯栖。
碎点漫随春鸭泛,空条又感夜乌啼。
建章宫殿无人过,欲问前程路已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杨花次阜荪韵五首”“注释”“赏析”,结合具体诗句进行作答即可。
第一首,“未便江头化燕泥”意思是说杨花还没有到江头变成燕的窝的时候,就已经飞过了画楼向西了。诗人以燕子为喻,写出了杨花随风飘荡,不留恋江头的情景。“化燕泥”中的“化”字用得非常妙,写出了杨花的轻盈飘逸之态,写出了杨花在春天中飞舞的特点。
第二首,“抛开旧绪真无赖,袅断游丝不肯栖”两句的意思是说,杨花抛弃了旧时的景象,真是无赖;它又吹断了游丝,不愿意栖息在枝头。这句诗写出了杨柳树的特点和杨花随风飘荡的特点。“抛”字写出了杨花随风飘荡的特性;“袅”字写出了杨花随风飘荡的姿态;“无赖”一词表现出了杨花的任性,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杨花的喜爱之情。
第三首,“碎点漫随春鸭泛,空条又感夜乌啼”的意思是说,小杨花像被打碎的小圆珠儿一样随风飘荡,随着春鸭荡漾;而那些没有叶儿的杨树枝,又会触动夜间乌鸦凄婉的啼鸣。这句诗描写了春日里杨花与水鸟、乌鸦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幅画面的喜爱之情。
第四首,“建章宫殿无人过,欲问前程路已迷”的意思是说:在长安的建章宫,没有人走过,我正想问一问前路的方向,但前方的路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担忧。
【答案】
(1)译文:杨花还没有到江头变成燕的窝的时候,就已经飞过了画楼向西了。诗人以燕子为喻,写出了杨花随风飘荡,不留恋江头的情景。
①“化”字写出了杨花的轻盈飘逸之态,写出了杨花在春天中飞舞的特点。②“抛”字表现出了杨花的任性,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杨花的喜爱之情。③“无赖”一词表现出了杨花的任性。
(2)译文:小杨花像被打碎的小圆珠儿一样随风飘荡,随着春鸭荡漾;而那些没有叶儿的杨树枝,又会触动夜间乌鸦凄婉的啼鸣。这句诗描写了春日里杨花与水鸟、乌鸦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幅画面的喜爱之情。
(3)译文:在长安的建章宫,没有人走过,我正想问一问前路的方向,但前方的路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担忧。
(4)赏析:此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诗人因触忤权要被贬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杨花的描摹,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