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岁暮迥销魂,如此荒寒类玉门。
愁缕怕撩衰鬓影,华年难忆旧眉痕。
景催瘦马投孤店,云拥盘鸦落废村。
自别乡关愁庾信,生平萧瑟漫评论。
【注释】
长亭:古时驿站。岁暮:一年的结束。迥:远去。销魂:极度悲伤,形容心情极度痛苦。
类:如同、比得上。玉门:《汉书·西域传》载:汉武帝派卫尉李广利出使乌孙,在乌孙王昆弥宴席上,昆弥问李广利:“汉天子亦何等也?我犹以为是天性也,今视吾王,乃机衡也。”这里以“玉门”比喻荒寒之地;荒寒:荒凉冷落。
愁缕:指愁思如丝。衰鬓影:指鬓发稀疏,像秋草一样。华年难忆旧眉痕:指青春易逝,难以回忆起往日的容颜。
景催:景色催促。瘦马:形容人因劳累或病痛而消瘦。投孤店:投宿在荒凉孤寂的客店里。孤店:偏僻无客的旅店。
云拥:云气环绕。盘鸦落废村:形容村庄破败荒凉的景象。乌鸦落在废置的村庄中。
自别乡关:离开故乡。庾信:南朝梁文学家,曾任江州刺史,后被北周追逼入湘东国,曾作《哀江南赋》,表达了对国家沦亡的悲痛和对家乡的怀念。
萧瑟:凄凉寂寞的样子。漫评论:随意评论。
【译文】
长亭在岁暮之时令人销魂,荒凉冷落如同玉门关外。
愁绪犹如秋日之柳叶,怕撩动那衰老的鬓发。
时光催促着瘦弱的马匹奔向荒凉的小店,云气环绕着飞落于废弃村落的乌鸦。
自从离开故乡之后,就为那远离故土的忧愁所困扰,对于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化,只能任由其随意评论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客居他乡,面对苍茫天地,感叹自己身世飘零的凄苦之情。首句点明时间是岁暮,即年末之际,突出了一种悲凉之感。接着写自己孤独地走在长亭的路上,内心充满了惆怅与伤感。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仿佛已经看到了荒凉的玉门关外的景象。第三句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形象化为秋日之柳叶,增添了诗歌的美感。第四句则通过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