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杨花不卷帘,早春诗句怕愁沾。
江城五月风和雨,玉笛声中昔昔盐。
注释:
- 落尽杨花不卷帘:落尽,指杨花落下。卷帘,指关闭窗户。
- 早春诗句怕愁沾:早春,指春天开始时。诗句,指诗词。怕愁沾,指担心诗词被雨水打湿。
- 江城五月风和雨:江城,指江南的城市。五月,指农历的五月。风和雨,指天气晴朗和下雨。
- 玉笛声中昔昔盐:玉笛声,指吹奏玉笛的声音。昔昔盐,指古代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梅花杂题十四首中的一首。诗人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诗词创作的担忧和期待。
诗的第一句“落尽杨花不卷帘”描述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这里的“落尽”,表示杨花已经落尽,而“不卷帘”,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早春季节的敏感和关注。
第二句“早春诗句怕愁沾”表达了诗人对于诗词创作的感受。这里的“怕愁沾”,意味着诗人担心自己的诗词会被风吹雨打而受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
诗的第三、四句“江城五月风和雨,玉笛声中昔昔盐”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这里的“江城五月”,指的是江南的城市在五月时的气候和景色。“风和雨”,则描绘了当时天气晴朗和下雨的景象。而“玉笛声中昔昔盐”,则表现了诗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吹奏玉笛的情景。这里的“昔昔盐”,可能是诗人对于音乐的一种比喻或是象征,表示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季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诗词创作的情感和期待。同时,通过描绘江城五月的天气和吹奏玉笛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