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朝宰相微时谶,高谊难为晚节差。
不似乌衣双燕子,忍抛残垒入民家。
注释:
末朝:指明朝。宰相:古代官职名,指辅佐君王的重臣。微时:年轻时。谶:预言或预兆。高谊:高尚的节操。晚节差:晚年的行为不端。
忍抛残垒入民家:不忍心抛弃自己的营垒进入平民百姓家中。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为悼念他的老师陆凤石而作的。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弊端。
首联“末朝宰相微时谶,高谊难为晚节差”直接点明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末朝宰相:指的是明末的朝廷官员。微时:年轻时。谶:预言或预兆。高谊:高尚的节操。晚节差:晚年的行为不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明朝末年的一位宰相,在年轻时就已经展现出了高尚的节操;然而到了晚年,他的行为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高尚了。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陆凤石先生的伟大和高尚,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颔联“不似乌衣双燕子,忍抛残垒入民家”进一步描绘了陆凤石先生的形象。乌衣双燕子: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个贵族子弟,他们的家族因为与王导的关系而得到提拔,成为了京城中的权贵。忍抛残垒入民家:不忍心抛弃自己的营垒进入平民百姓家中。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曾下令让士兵不要破坏百姓的房子。这里的“忍抛残垒”是指陆凤石先生不忍心让自己的部队破坏百姓的利益;“入民家”则是说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军队进入平民百姓的家中。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陆凤石先生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伟大情怀。
尾联“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则是对陆凤石先生的哀悼之情。挽陆文端公:指的是哀悼陆文端的公谥号,陆文端公是陆凤石先生的谥号。追赠太傅:追赠给陆凤石先生一个太傅的爵位。凤石先生:陆凤石先生的字号,这里用来称呼他。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作者对陆凤石先生的深深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