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霜高梦不成,披衣兀坐待天明。
茶凉衾薄无人问,数到晨鸦第几声。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独夜”是这首诗的题目,意思是:独自一人在夜晚思念远方的人。

“月落霜高梦不成”,月亮落下去了,霜降了,人却睡不着觉,只能一个人坐着想。这句诗描写了主人公彻夜难眠的情状。“月落霜高”是时间上的具体交代,“梦不成”则是心理感受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惆怅。

“茶凉衾薄无人问”,茶已经冷了,被子也感觉不暖和了,没有人来问候我,这里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数到晨鸦第几声”,诗人数到了乌鸦叫了多少声,这里体现了诗人彻夜未眠的焦急与无奈。乌鸦是古人认为不祥之鸟,所以乌鸦叫的时候,人们会心生恐惧,从而感到不安;而乌鸦的叫声也是单调的,让人感到厌烦,于是更加烦躁、焦虑。

【答案】

示例:

独夜

月落霜高梦不成,披衣兀坐待天明。

茶凉衾薄无人问,数到晨鸦第几声。

译文:

月光落下霜气上升,我的睡意全无,只好披衣兀坐,等待天亮。

茶凉了衾冷了没有人问,只能数到乌鸦叫了几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短章,从表面看只是写了一个“独”字,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以及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首句点明时节,为全诗定下基调。第二句以景衬情,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凄凉。第三句以物喻情,借茶凉衾冷无人问来反衬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用数字代词“第几声”来抒发内心烦闷焦躁之情,更显得诗人的内心世界难以言传。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语言简洁自然,感情真切动人,是一首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