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名将离,此花古有之。
将花糅作羹,此意古未知。
阳春二三月,送君当路歧。
君如风中絮,妾如机上丝。
机丝早朱黄,风絮无还期。
烹尽将离花,当无肠断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及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芍药名将离,此花古有之。”
  • 注释: 芍药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古人常将其用作离别的象征。
  • 译文: 芍药花象征着离别,这种象征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
  1. “将花糅作羹,此意古未知。”
  • 注释: “糅”意为混合,这里用来形容将芍药花瓣和汁液混合在一起制成了美味的食品。
  • 译文: 把芍药花瓣和汁液混合制成美食,这种做法在古代并不为人所知。
  1. “阳春二三月,送君当路歧。”
  • 注释: 阳春指的是春天,二三月即春季的中间月份。
  • 译文: 在春季的中间月份,你即将离开去往道路的分岔之处。
  1. “君如风中絮,妾如机上丝。”
  • 注释: 风中的絮指的是随风飘荡的柳絮,而机上的丝则是指纺织机上被纺出的线。
  • 译文: 你的离去犹如风中的柳絮般飘散不定,我则如同织机的丝线,被束缚在这无情的纺织机上。
  1. “机丝早朱黄,风絮无还期。”
  • 注释: 朱黄指的是红色,这里用来描绘色彩鲜艳、亮丽的丝线。
  • 译文: 像机上的丝线一样,我们的青春也被染上了红色的光泽,但像风中的柳絮一样,我们也再没有返回的可能了。
  1. “烹尽将离花,当无肠断时。”
  • 注释: 烹尽表示全部烹饪完毕,即将结束。
  • 译文: 我们将所有的离别之花都烹饪完毕,届时恐怕会没有人像我这样因离别而感到心痛了,因为我将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你了。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对芍药这一古老象征的运用,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深刻感受。同时,通过对比“风中絮”与“机上丝”,诗人不仅描绘了自身的处境,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且含蓄,体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