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缨花,路旁槁,劝郎莫向关山道。谁家东风吹少年,花底红颜不常好。
流黄织就星欲稀,阶前白露生秋草。君不见秋河相望东壁东,天帝醉梦真珠红,欲渡不渡心忡忡。
注释:
马缨花,马缨花,路边的枯草,劝你不要上关山。谁家的春风把少年吹走了?花下红颜不常保。
流黄织成星儿要凋零,阶前白露生秋草。你难道没有看到秋天的黄河与东壁遥遥相对吗?天上的神仙喝醉了酒,真珠般的头发红又红,想要渡河却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词,表达了闺中女子对丈夫远征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马缨花为喻,借花之凋谢比喻女子容颜易老,借天帝醉梦真珠红来比喻丈夫远行,表达出女子对夫君深深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首句“马缨花”,即路旁的枯草,诗人以马缨花为喻,寓意着自己如马缨花般枯萎,等待着丈夫的归来。第二句“劝郎莫向关山道”,诗人劝诫丈夫不要走上关山,因为那里环境恶劣,危险重重,丈夫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第三句“谁家春风把少年吹走了” 诗人通过描绘春风的力量,形象地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少女青春易逝的主题。第四句“花底红颜不常好” 则进一步揭示了青春易逝的事实,暗示了诗人对丈夫早日归来的期望。
第五、六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凄美的场景:在阶前,白露已经凝结在地面上,秋草也已经开始泛黄。这既是对季节更迭的描写,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河与东壁进行对比,展现了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感觉,使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最后一句“欲渡不渡心忡忡”,则是对整首诗的情感总结,表达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思念和担忧。
全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对马缨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物,也有神话传说,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