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相过从,与君同里居。
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
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
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
寒风夕已厉,岁事将其除。
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
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
【注释】
- 日夕相过从:早晚都在一起交往。2. 嗣德:继承大任的人。秉清淑:保持高尚的品德。3. 结情非:结交朋友感情不浅。4. 越江行:越过长江远行。5. 音问:音讯,消息。6. 一朝成永诀:一天之内就永远分别了。7. 弃予:抛弃我。8. 寒风厉:寒风刺骨。9. 岁事除:旧历年终岁末。将:将近。10. 建丹旟:扬起军旗。11. 恍恍:迷离恍惚的样子。12. 何年归里闾: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的家乡?13. 闾:里巷,乡里。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送别好友时作的挽歌,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而感情真挚。
首联两句为第一段。诗人首先写与友人朝夕相处的情形。“日夕相过从”点明时间、地点和频繁交往的情况;“与君同里居”则表明他们之间友谊之深,可以比肩于乡邻。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这样的友谊是任何时代人们都会珍视的,它能够成为人们心灵沟通的纽带。接下来两句“嗣德秉清淑,结交情非疏”,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人认为他的朋友具有高尚的德行,所以两人之间的友谊不会因距离而淡薄。“嗣德”即继承大任的意思。这里用“嗣德”来赞美朋友,也暗示了作者自己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朋友一样承担起重大的责任。最后两句是第三段,“君有越江行,音问良不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意。他的朋友将要远渡江去,诗人不禁担心他的安危,并期盼着他早日归来,恢复往日的友情。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也体现了他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第四联“一朝成永诀,风雨乃弃予”为第四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突然离去的悲痛心情。他用“一朝成永诀”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措手不及,也让人更加珍惜曾经共度的时光。接下来两句“寒风已厉,岁事将其除”则是描述季节更替和岁月流逝的景象。此时,寒风凛冽,岁末将至,一切都显得那么无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哀伤。
第五联“送君出门去,飘扬建丹旟”是第五段,描绘了诗人送别朋友的场景。他送朋友到门外,看到朋友扬着军旗远去,不禁感到心如刀绞。这里的“飘扬”形容军旗随风飘动,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第六联“恍恍若远行,何年归里闾”为第六段,这是整首诗歌的尾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念。他似乎看到了朋友远行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同时,他也在思考何时能够再次相见,回到那个温暖的家。这里的“归里闾”既指回家乡,也指回到亲人身边,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往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语言朴实无华却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