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欲没天风高,天际莽莽驱银涛。
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东南一角特奇特,上见明光下昏黑。
忽然明处若有山,卑如牛卧青翠斑。
又若长城跨河套,蛰龙起伏相迥环。
陡看腾跃气勃发,大火烧出冻云窟。
如何十丈胭脂红,才向明处转沦没。
渐看高处清烟埃,豁达一线天光开。
下俯群山尽培塿,略如衡几惟徂徕。
群山缕缕白云出,狂驰相遇化为一。
起者辄合驰益驰,白玉莹洁交地维。
仰视天空迥晴碧,上下殊绝生狐疑。
世人传语苦不实,我欲凌虚一问之。

《日观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日观峰的壮丽景色。

星斗欲没天风高,天际莽莽驱银涛。
注释:星星和星星似乎要隐没在高高的天风中,天空辽阔,像银色的波浪翻滚。
赏析:开篇即以高远的视野描写了天地间浩渺无边的景象,给人以壮阔之感。

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注释:整个宇宙之间,只有一瞬间的时间,赤脚在沧海中踩过灵鳌。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宇宙之宏大与时间的短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东南一角特奇特,上见明光下昏黑。
注释:东南角特别奇特,上面有明亮的阳光而下面却是昏暗的。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日观峰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日夜变化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忽然明处若有山,卑如牛卧青翠斑。
注释:突然之间,明亮的天空中好像有座山出现,它低矮得像一头牛躺在青翠的草地上。
赏析:这里用“牛卧青翠斑”来形容山的形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的轮廓和色彩。

又若长城跨河套,蛰龙起伏相迥环。
注释:它又像一座跨越黄河的长城,沉睡的龙在起伏中相互环绕。
赏析:这里将日观峰比作长城跨越河套,形象地勾勒出了山脉的雄伟壮观。同时,“蛰龙”一词也暗指了山峰的形态。

陡看腾跃气勃发,大火烧出冻云窟。
注释:从高处看去,云雾如同烈火般腾跃而出,露出下面的冻云窟。
赏析: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云雾变幻莫测、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如何十丈胭脂红,才向明处转沦没。
注释:为何如此艳丽的胭脂红,只在明亮的天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呢?
赏析:这里用“胭脂红”形容日观峰在阳光下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易逝的惋惜之情。

渐看高处清烟埃,豁达一线天光开。
注释:渐渐向上看,可以看到高处弥漫着淡淡的烟雾,那里有一线天光透出。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烟雾和天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好奇。

下俯群山尽培塿,略如衡几惟徂徕。
注释:向下俯瞰,所有的山都像被泥土覆盖的小土丘,它们就像古代的衡器一样整齐划一。
赏析:这里用“培塿”来形容山峰的形态,同时通过对群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群山缕缕白云出,狂驰相遇化为一。
起者辄合驰益驰,白玉莹洁交地维。
仰视天空迥晴碧,上下殊绝生狐疑。
世人传语苦不实,我欲凌虚一问之。
注释:山上缭绕的云雾不断涌现又逐渐消散,它们追逐着彼此却最终融合在一起。起先奔涌的云彩汇聚成一条白龙,洁白无瑕,它在地面上蜿蜒伸展。抬头仰望天空一片晴朗碧蓝,上下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生出疑问。人们传说这些景象都是虚幻的,但我相信如果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去到那里一探究竟,定能有所收获。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真理的决心。他渴望超越世俗的纷扰,去探寻更加美好和真实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