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李不可餐,弃置官道旁。
生性拙逢时,悱恻行自伤。
飒然迨零节,微阳郁清霜。
山中鶗鴂鸣,萎此百草芳。
登临送将归,独立心彷徨。
彷徨复太息,日暮摧中肠。
【注释】
苦李不可餐:指仕途的艰难。苦李,味苦之李,喻苦行之官。
弃置官道旁:被弃置在官道旁。
生性拙逢时:天资愚钝,不合时机。
悱恻行自伤:因不遇合而内心悲酸。悱恻,形容内心的忧伤之情。
飒然迨零节:飒然,草木凋落声;迨零节,谓草枯叶凋。
微阳郁清霜:微弱的阳光也笼罩着一层寒霜。
山中鶗鴂鸣,萎此百草芳:鶗鴂(zōujué),鸟名,即杜鹃。这里用“山中鶗鴂”比喻贤臣被弃置不用。
登临送将归,独立心彷徨:登高远望,送别友人归来。独立无依,心中彷徨不定。
彷徨复太息,日暮摧中肠:彷徨和叹息,是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内心感受的写照;日暮时分,心情更加沉重,如同肠子都被摧折了一般。
【赏析】
这首七律,是赠别静君贰尹孙季蠡之作。诗题中的“即次其赠孙季蠡韵”,表明这是一首步韵诗。
开头四句写自己与静君贰尹的关系,以“苦李不可餐”起兴,说官场生涯艰辛,令人难以承受。“弃置官道旁”,进一步说明自己的遭遇:由于不合时宜,所以被弃置于官道旁边。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虚指,暗寓自己的身世之感。“生性拙逢时,悱恻行自伤”,是说自己天性愚拙,正巧遇到时运不济,内心悲伤。“飒然迨零节”,“霏微阳郁清霜”,是说秋风吹过,草木凋谢;微弱的阳光也笼罩着一层寒霜,这是一幅萧瑟凄凉的秋色图。诗人通过这些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山中鶗鴂鸣,萎此百草芳”,以鶗鴂鸟的鸣叫比喻贤臣被弃置不用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中间六句写诗人送别友人归来时的心情。“登临送将归,独立心彷徨”,诗人登上高处送别友人归来,独自一人,心情彷徨不安。“彷徨复太息”,彷徨是心神不定的样子;太息是长叹的意思。诗人既彷徨又长吁短叹,可见他内心的痛苦与不安。“日暮摧中肠”,太阳快要落山了,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仿佛自己的心都要被摧毁了一般。这几句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送别朋友时的复杂情感:既有依依不舍之情,又有惆怅伤感之思。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紧扣诗题展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