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何隘,百忧丛此身。
堂堂竟谁有,憗遗痛匪民。
荃草自怀芳,昭质殊未伸。
慢谄务干进,臭味难为亲。
借问景公富,何如原宪贫。
高言著令德,属和希阳春。
编年止义熙,于道庶求仁。
嘉尚贵自德,得遑福禄臻。

诗句解析:

  1. 天地一何隘,百忧丛此身。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的宽广与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忧虑。”天地”象征无限,”隘”表示狭隘或局限,”百忧丛此身”即众多忧愁围绕着他的身体。
  • 注释: “天地”代表广阔无垠,而诗人感受到的却只有自身的局限性;”百忧丛”意味着许多问题困扰着他。
  • 赏析: 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无力感和对未来可能的悲观态度。
  1. 堂堂竟谁有,憗遗痛匪民。 — 此处诗人在感叹自己虽然拥有才华和地位,但却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纪念的成就。
  • 注释: “堂堂”指显赫或高大,”憗”通“憾”,意为遗憾,“痛”表示悲伤或痛苦,“匪民”即非人民。
  • 赏析: 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尽管他有能力,却未能留下值得记忆的贡献,感到深深的遗憾。
  1. 荃草自怀芳,昭质殊未伸。 —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的品质(荃草)是美好的,但他的才能(昭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 注释: “荃草”比喻美好的事物,”自怀芳”指自认为有美好品质;”昭质”指光明磊落的品质,”殊未伸”则表示这些品质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或实现。
  • 赏析: 这表明了诗人虽有高洁之志,但现实环境中未能完全展示其才华和品质。
  1. 慢谄务干进,臭味难为亲。 — 这里描述了诗人对于那些只追求权位,不顾道义的人的鄙视。
  • 注释: “慢谄”即轻浮谄媚,”务干”强调努力去争取,”干进”指谋取升迁,”臭味”在这里比喻人品,“难为亲”意指难以亲近。
  • 赏析: 诗人批评了那些不择手段只为个人利益的人,体现了他对于正直和道德的追求。
  1. 借问景公富,何如原宪贫。 — 这里诗人询问景公(春秋时期鲁国的贤君)的富有是否超过原宪(孔子弟子,贫穷)的贫困。
  • 注释: “景公”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君主,”富”指物质上的富有,”原宪”则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以贫困闻名。
  • 赏析: 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境遇,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对不同生活选择的看法。
  1. 高言著令德,属和希阳春。 — 这里赞扬了那些能够提出高尚言论、并以此影响他人的人。
  • 注释: “高言”指高明的言论或见解,”著令德”即留下良好的名声,”属和”指和谐的回应或支持,”希阳春”即期待春天的到来。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那些能够通过言语和行动带来积极变化的人的高度尊敬和赞美。
  1. 编年止义熙,于道庶求仁。 — 此处提到了编写年表的工作是为了记录和传承道德和仁爱的价值。
  • 注释: “编年”指的是编辑年度史事,”止义熙”指结束义熙年间的历史记录工作,”于道庶求仁”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追求道德和仁爱。
  • 赏析: 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历史记载工作的看重以及他对道德价值的追求。
  1. 嘉尚贵自德,得遑福禄臻。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品德的重视以及对德行带来的好运的期待。
  • 注释: “嘉尚”即赞美,”自德”指自我修养,”得遑福禄臻”即希望不需要匆忙就能享受到幸福和财富。
  • 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的追求和对于命运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