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有道侣,弃职作散仙。
误落尘网中,忽忽六十年。
会心不在远,脱略遗真诠。
春荣不自恤,秋花有馀妍。
彭殇勿复问,道在逍遥篇。

诗词原文

自昔有道侣,弃职作散仙。
误落尘网中,忽忽六十年。
会心不在远,脱略遗真诠。
春荣不自恤,秋花有馀妍。
彭殇勿复问,道在逍遥篇。

注释

  1. 自昔有道侣: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修行者。
  2. 弃职作散仙:辞去职务后成为了一名散修道士,追求道教修行。
  3. 误落尘网中:误入尘世的纷扰之中。
  4. 忽忽六十年:不知不觉间已经度过了六十年的时光。
  5. 会心不在远:内心相通并不需要遥远的距离。
  6. 脱略遗真诠:超脱于世俗之外,遗忘了真正的教义。
  7. 春荣不自恤:即使春天的花朵盛开也不去忧虑其他的事情。
  8. 秋花有馀妍:秋天的菊花虽然凋零但仍保持着美丽的容颜。
  9. 彭殇勿复问:不再去讨论人的生死问题。
  10. 道在逍遥篇:大道存在于《逍遥游》这部经典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向一位名叫缪书屏的同学表达敬意和赞美之作。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表达了对缪同学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修行道路的肯定与支持。

“自昔有道侣,弃职作散仙”两句直接点明了缪书屏的志趣与行为。古代的修行者常常放弃世俗的职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升华,这里诗人提到自己也有同样的想法,这显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理解和共鸣。

“误落尘网中,忽忽六十年”揭示了缪书屏在尘世间迷失方向,但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并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这反映了诗人对缪同学的同情和鼓励。

紧接着,“会心不在远,脱略遗真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超越世俗的态度。真正的理解并不依赖距离或表面的联系,而是要深入事物的本质。这里的“逍遥篇”很可能指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哲学思想,强调了超脱物外的自由境界。

“春荣不自恤,秋花有馀妍”两句则描绘了缪同学无论春夏秋冬都保持乐观和从容的生活态度。即使在生命的晚期,依然能够欣赏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这种生活态度让人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缪书屏的描绘和对其人生态度的赞赏,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学理念。诗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缪同学的尊敬和对其生活方式的认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