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造生人无纪序,福慧不备错痒癙。
鼎湖老子忧天阙,呼石补天石应语。
大挠甲子曾几年,古意荒忽无人传。
荒崖石匣发野火,百丈熊熊光烛天。
轩皇旧文初简约,增之益之秦扁鹊。
后来白氏词益繁,道在钩沉殊不恶。
始著竹帛自汉家,群言容有毫厘差。
六经传变乃定体,巨眼特出张长沙。
班书艺文颇慎重,隋唐以后始参综。

【注释】

题读内经图:题写《内经》图。

伯未:作者自指。

大造生人无纪序,福慧不备错痒癙(yào yì):人生在天地之间,没有规律可循,福慧不足,就会发生病痛和疾病。

鼎湖老:即传说中的黄帝,名轩辕氏,号轩辕,故称“鼎湖老”。天阙:天上宫阙。

呼石补天:传说女娲炼五色石头以补苍天。

大挠甲子:即太初历,相传为黄帝所创。

古意荒忽无人传:古老的历法已遗忘,无人知晓。

荒崖石匣发野火:在荒野上发现埋藏的石匣,里面装着古代的书籍。

百丈熊熊光烛天:百丈高的火焰照亮了天空。

轩皇:指周代的成王、康王。旧文:《尚书》。

秦扁鹊:战国时秦国的医学家。

后来白氏词益繁:后来白居易的诗歌也更加繁茂。

道在钩沉:道理在深奥的古籍中。

始著竹帛自汉家:开始把文字记载在竹简与丝帛上是从汉朝开始的。

群言容有毫厘差:各种言论都难免有微小的差异。

六经:儒家的经典著作。传变:传授和变化。定体:固定的格式或体裁。巨眼:高明的观察力。张长沙:汉代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叶县)人,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

班书:汉代史学家班固所著之《汉书》。艺文:指文章、学问等。

隋唐以后始参综:从隋朝至唐朝后,人们才开始综合研究这些内容。

【赏析】

《题读内经图》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内经》一书的伟大价值及其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部典籍的崇敬之情。

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开头两句:“大造生人无纪序,福慧不备错痒癙。”大意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人们往往因福慧不足而患病。这两句是对《内经》一书的概括性评价,认为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包含了人们对健康、疾病的认识。

第二段开头两句:“鼎湖老子忧天阙,呼石补天石应语。”大意为:传说中的黄帝(鼎湖老子)担忧天空中的缺陷,于是派女娲去补天,石破天惊,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两句描绘了黄帝对天下百姓的关怀和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三段开头两句:“大挠甲子曾几年,古意荒忽无人传。”大意为:太初历已经过去许多年,古老的历法已经被遗忘,无人知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传承的感慨和无奈。

第四段开头两句:“荒崖石匣发野火,百丈熊熊光烛天。”大意为:在荒野上发现了一个被埋藏的石匣,里面装着古代的书籍。百丈火光照亮了天空,照亮了整个世界。这两句描绘了石匣中书籍的发现,以及它们带来的光明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内经》一书的赞美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