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不动风萧骚,山气薄人森毫毛。
但觉秋阴满潭壑,日落未落荒烟高。
欲写苍茫万古意,对此椽笔难为操。
思训昭道大小李,山水六法夸神皋。
将军孙子今为庶,抗希先德人中豪。
逸情上淩磔栖鹘,大气旁走驱灵鳌。
我今披图索光景,耳边仿佛来风涛。
山木不动风萧骚,山气薄人森毫毛。
但觉秋阴满潭壑,日落未落荒烟高。
译文:
山木不动风萧骚,山气薄人森毫毛。
只感觉到秋天的阴霾布满了山谷,夕阳还没完全落下,荒烟就已经显得高远。
注释:
萧骚:萧条凄凉。
毫毛:指人的发丝。
耳畔仿佛有风吹过的声音,眼前仿佛有波涛汹涌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梓舒为友人所作,通过描写秋山图景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秋风萧瑟、山气袭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感慨。
首句“山木不动风萧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秋日山林画面。诗人以“山木”为主体,通过对“风萧骚”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颔联“但觉秋阴满潭壑,日落未落荒烟高”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景象。这里的“秋阴”指的是秋天的阴霾天气,它弥漫在山谷之中,使得整个场景都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而“日落未落”则形容了夕阳虽然已经落下,但天色依然显得有些昏暗,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人转向对画作本身的描绘。“欲写苍茫万古意,对此椽笔难为操。”这里,诗人将笔墨比作椽笔,意指要用笔墨来表达那无边无际、古老而深沉的意境,但却感到无从下手。这既是对画作本身特点的赞美,也是对画家技艺的赞誉。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中所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无奈和感慨。
诗人转向对画中人物的描绘。“思训昭道大小李,山水六法夸神皋。”这里,诗人提到了两位著名的画家思训和李昭道,他们都是山水画的重要代表人物。诗人认为他们的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能够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尾联“将军孙子今为庶,抗希先德人中豪”则是对画中人物的赞美和期待。诗人将画中的将军比作孙子,意指他有着高贵的身份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他也期待这位将军能够继承和发扬前辈的美德与精神风貌,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画家技艺的认可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