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除四凶,海宇称平章。
诛恶及胜国,来者心自臧。
岩壑煎秽浊,草木回芬芳。
聊以佐史笔,宪纪于焉张。
【注释】
- 刬毁魏忠贤墓纪事诗: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奸臣,他为了私利害死了不少人,这首诗就是记录铲除魏忠贤墓的事情。
- 尧(yáo):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放勋,号陶唐氏,姓伊祁氏,史称“大舜”,相传以尧为帝时,天下太平。
- 舜(shùn):传说中远古时期的圣君,姓姚,名重华,史称“大禹”,相传以舜为帝时,天下太平。
- 四凶:即商纣王时的两个佞臣:飞廉、恶来,还有夏桀的三个宠臣:龙逢、关龙逄和比干。
- 海宇:指全国上下,四海之内。
- 胜国:指战胜国的遗民。
- 岩壑(hè):山崖沟壑。
- 煎:同“淹”,沉没的意思;秽浊:污浊。
- 草木:指花草树木。
- 聊(liáo)以:姑且用。
- 佐:辅佐。
- 史笔:史官的手笔。
- 宪纪:治理国家。
【赏析】
此诗为记叙文,叙述铲除魏忠贤墓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歌颂与对邪恶的蔑视。首联先言尧舜之明,接着又提到商纣和夏桀。这四个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和权臣,他们的出现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诗人把他们一一列举出来,是为了突出魏忠贤这一祸害的严重性。颔联写铲除魏忠贤墓的目的,是为了使后人能够从魏忠贤的暴行中得到教训,而不再遭受同样的厄运。颈联写铲除魏忠贤墓的过程,是一次正义的战争。在这场战斗中,英雄们不怕艰险,不怕牺牲,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尾联写铲除魏忠贤墓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对正义的一次胜利。正义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能战胜一切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