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今重到,唐时寺有名。
泉声幽涧滑,山色晚霞明。
穿径篁争出,窥人鸟一鸣。
野僧癯似鹤,相揖淡忘情。
【注释】
三峰:指浙江天台山的东、南、北三座主峰。兴福寺是天台山著名的古刹之一,唐时已有名。
泉声:山中泉水的流淌声。涧滑:涧水清澈见底,水流平滑如镜。
山色:山林中的景色。晚霞:傍晚天空中出现的红霞。明:明亮。
穿径:走过小道。篁:竹林。争出:竞相露出。窥人:窥视人的动作。鸟一鸣:听到鸟鸣。
野僧:在野外修行的僧人。癯(qú):瘦削。鹤:此处形容野僧的体态与神态。相揖:互相施礼。淡忘情:感情不深厚,淡薄。
【赏析】
此诗为游天台山兴福寺所写。诗人从山门开始,一路走来,一路欣赏美景,一路吟诗作画。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写情。
第一句“兴福今重到”,点题,说明是重游兴福寺。第二句是说兴福寺在唐代就很有名气,是唐朝的佛教圣地之一。第三句写寺庙周围的风景,山泉的声音,涧水的流动,树林的色彩,夕阳下的霞光,都很美。第四句写的是自己的感受,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心情无比舒畅。第五句写自己看到这些美丽的风景,不禁想起古代的诗人和诗人的诗句来。第六句是说自己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象,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句来。这两句诗把诗人的情感和古人的诗句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歌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写自己见到的野僧,觉得他们瘦得像鹤一样,但彼此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只是淡淡地互相施礼而已。
这首诗通过对兴福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和野僧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人诗歌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