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期何必话牢骚,解组安仁已二毛。
尽有桑麻谈故旧,胜他资格殢郎曹。
郊原宿草朋侪尽,冠盖斜阳仕宦劳。
怪道泉明赋归去,东皋载酒乐陶陶。

偶赋二首

心期何必话牢骚,解组安仁已二毛。尽有桑麻谈故旧,胜他资格殢郎曹。

郊原宿草朋侪尽,冠盖斜阳仕宦劳。怪道泉明赋归去,东皋载酒乐陶陶。

注释:

偶赋二首:偶然吟咏的两首诗。

心期:心愿。

何必话牢骚:又何必说什么烦恼和不满。

解组:指辞去官职。安仁:东汉末年隐士郑子真,字子真。二毛:指头发斑白。

桑麻:泛指农田。

故旧:老朋友。

胜他资格:胜过那些做官的人。

郊原:郊外的原野。

朋侪:朋友。

冠盖:古时高官显贵戴的礼帽,此处借指官员。

东皋:在洛阳城东的一个地名,作者常在此饮酒自娱。

赏析: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官场友人相聚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心期何必话牢骚”,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既然已经辞官隐居在家,那么就应该过一种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不必再为那些官场上的琐事和烦恼所困扰。

次句“解组安仁已二毛”,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漠态度。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近六旬,已经不再是年轻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因此对于官场上的纷争和争斗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关注和兴趣。

接下来两句“尽有桑麻谈故旧,胜他资格殢郎曹”,则是对诗人与官场友人相聚的场景进行了描绘。他们一起谈论着桑麻之事,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而相比之下,那些做官的人似乎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和激情,只能在一旁羡慕地看着他们。

最后两句“郊原宿草朋侪尽,冠盖斜阳仕宦劳”,则通过描绘郊野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向往。他们认为,只有在远离喧嚣的城市和繁忙的官场,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全诗以轻松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快乐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让人读后心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