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重开著作楼,布帆江上识归舟。
汉唐两代丛书续,岭峤双旌宦迹留。
雅曲先为朋辈倡,遗珠广替故家收。
一枝笔走三千里,忙煞陶庐冷应酬。
【注释】
- 金溎生:作者的朋友。转寄:指朋友将诗章转交作者。诗章:诗歌作品集。以冰泉唱和:即用《以冰泉》为题写诗。闰集:指《闰集》。陶庐杂忆:指《陶庐杂记》。两卷:指两册。见赠:赠送。赋此报之三首:指诗人作诗回赠朋友。
- 故里:故乡。重开:重新开启或重建。著作楼:作者的书房,这里指作者自己主持的书院。布帆:船帆。江上识归舟:在江上看到归船(喻指家乡)。汉唐两代:指作者所处的时代。丛书:指书籍,这里泛指书籍。续:继续。岭峤双旌宦迹留:指仕途中两度被任用(岭峤:山名,指今广东一带),官运亨通。双旌:指两道旗幡。宦迹:仕途。
- 雅曲:优美的音乐或歌曲。先为朋辈倡:率先为同辈人创作歌咏。朋辈:同辈的人。倡:提倡或发起。遗珠:未被发现的珍珠。广替故家收:广泛地收集。故家:旧家,这里指前人的家族。
- 一枝笔走三千里:形容文章写得好,能流传很远。忙煞:忙得要死。陶庐:指作者的书房所在地,这里借指书房,也暗指自己的居所。冷应酬:指应酬、应付各种场合。
【赏析】
这是一首应友人以诗相送并赠书的答谢诗。开头两句写收到友人的书信,并收到了友人的诗稿,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故里重开著作楼”,表明诗人回到故乡后重新开启了他主持的书院,“布帆江上识归舟”,则表明诗人在江上看到了归家船只,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接着四句,写诗人对于友人诗稿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于友人的赞美。“汉唐两代”指的是诗人所处的时代,“丛书”指的是书籍,“续”表示继续之意,而“岭峤双旌宦迹留”中的“岭峤”是山名,指今广东一带,而“双旌”则是表示两道旗幡,这里用来比喻仕途之中的两次任用。“雅曲先为朋辈倡,遗珠广替故家收”,这两句是说,首先由诗人为同辈人创作了歌咏,同时也广泛地收集了前人的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于前人成就的尊重和学习。
诗人用“一枝笔走三千里”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感谢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忙煞陶庐冷应酬”来表现出他对书房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