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卷地起洪潮,横海鲸鲵跋浪骄。
铁轨行空通北极,靴尖踢倒压南朝。
胡笳四起闻宫禁,荧惑连宵犯斗杓。
最是承平京国暇,雍容玉陛奏箫韶。
诗句解释:
- “西风卷地起洪潮”:描述了秋风的力量,如同掀起了大潮。
- “横海鲸鲵跋浪骄”:比喻像海中的鲸鱼一样在海上横冲直撞,形容力量强大且自信。
- “铁轨行空通北极”:意味着火车沿着铁轨飞驰,直达北极。
- “靴尖踢倒压南朝”:形容某种物体或力量的强大,足以让原本稳固的事物(例如“南朝”即指中国的南方)变得脆弱或被推翻。
- “胡笳四起闻宫禁”:胡笳是一种乐器,这里用来象征外来的影响或者战争的紧张气氛。
- “荧惑连宵犯斗杓”:荧惑星(即火星)在夜空中连续出现,象征着不祥的预兆。
- “最是承平京国暇”:表示在和平时期,国家最为闲暇无事。
- “雍容玉陛奏箫韶”:雍容,形容态度优雅从容;玉陛,古代帝王宫殿的台阶;箫韶,指古代音乐中的《箫韶》乐章,这里可能暗喻宫廷中的和谐与美好。
译文:
西风吹动大地掀起巨浪,大海上的鲸鱼横冲直撞显得格外骄傲。
铁轨横跨天际直达北极,靴子尖端踢翻了压迫着南边的局势。
外敌的胡笳声四起扰乱宫禁,彗星连宵出现在天空破坏了北斗七星。
在最和平的时代京城里最为闲暇,雍容地在玉石台阶上演奏《箫韶》。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充满力量与动态的画面。从秋风、海浪到星辰的变化,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同时,诗中的“胡笳四起”、“萤火虫连宵”等元素,暗示了外界的威胁和内心的不安。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透露出对时代背景和人民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