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征雁落江城,孤枕无眠物候惊。
一舍青灯游子读,半窗明月乱蛩鸣。
轧咿未罢邻家织,萧瑟空翻阶叶声。
传语旅人须爱护,阑干莫倚到三更。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忽闻征雁落江城,孤枕无眠物候惊。
- “忽闻”意味着突然听到,“征雁”指远行的鸿雁,常在秋天南迁避寒。
- “落江城”表示雁群飞到了江边的城市。
- “孤枕无眠”形容由于思乡而难以入睡。“物候”是指植物的生长季节和动物的行为习性的周期性变化。
- 一舍青灯游子读,半窗明月乱蛩鸣。
- “一舍青灯”指的是一间简陋的房间中仅有的一盏灯光。“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这里特指读书人。
- “乱蛩鸣”描绘了秋夜虫鸣的情景,蛩即蟋蟀。
- 整句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夜晚点着青灯读书,听着窗外蟋蟀的鸣叫。
- 轧咿未罢邻家织,萧瑟空翻阶叶声。
- “轧咿未罢”可能是指织布机的轧轧声,“萧瑟”是凄凉、寂寞的意思。
- “空翻阶叶声”描绘了秋风扫过落叶的声音。
- 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孤独生活的凄凉感。
- 传语旅人须爱护,阑干莫倚到三更。
- “传语旅人”可能是告诉外出旅行的人(或此处泛指所有旅人)的话。
- “爱护”强调了珍惜和保护自然与情感的重要性。
- “阑干莫倚到三更”提醒旅人不要在深夜时分倚靠在栏杆上,以免影响健康甚至造成危险。这既是对旅人的忠告,也反映了诗人对夜晚安全的担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旅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从听到远处雁声写到夜晚的寂静,再到提醒旅人注意安全,表现了旅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