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选胜并探幽,想见诗才造凤楼。
随手一编兵火历,回头十载爪泥留。
鞍归马岭登临慨,岘化龙湫风雨愁。
闻道天台通一路,阮刘何日许重游。
【注释】
闲来:闲暇时。师竹:僧人,即僧师。雁宕:雁荡山,在浙江温州市东北部。诗卷:指诗人的诗词作品。宿净名寺:住宿在净名寺。净名寺:在浙江天台县。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兵火:战争。爪泥:指手印、脚印。马岭:地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岘化龙湫:地名,在浙江省天台县。阮刘:指晋代文学家阮籍和嵇康。许重游:允许再次来访。
【赏析】
本篇是一首七律体诗。诗人以游览雁荡山水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联“闲来选胜并探幽,想见诗才造凤楼。”意思是说,闲暇时去选择一些美好的风景去游览,并探寻其中的奥妙之处。这里用一个“想见”把前句的“闲来”和后句的“探幽”联系起来,使诗句更加生动活泼。“想见”,表示想象,可以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而“造凤楼”,则是指诗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能够创作出像凤凰一样美丽的诗篇。
颔联“随手一编兵火历,回头十载爪泥留。”意思是说,随手翻阅一本记载战争历史的书,回头一看,十年过去了,自己留下的手印、脚印都留在了这个山上。这两句中,“随手”、“回头”都是时间概念,“兵火历”、“爪泥留”则分别是动作和结果,“随手一编”指的是随意翻阅,“回首”则是回头思考,“十载”指十年的时间,“爪泥留”则是指手印、脚印,这些都是过去留下的足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雁荡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
颈联“鞍归马岭登临慨,岘化龙湫风雨愁。”意思是说,我骑着马回到了马岭,登上山顶时感慨万千;而在岘化龙湫这个地方,却因为风雨交加而感到忧愁。这两句中,“鞍归马岭”指的是回到马岭,“登临慨”则是登上山顶后的感慨,“岘化龙湫风雨愁”则是形容这个地方的环境恶劣,风风雨雨,让人感到忧愁。
尾联“闻道天台通一路,阮刘何日许重游。”意思是说,听说天台山有一条通往其他地方的路,那么,阮籍和嵇康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呢?“天台通一路”指的是天台山有一条通往其他地方的路,“阮刘”则是指晋代的文学家阮籍和嵇康。这两句话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通过询问他们何时能够重新访问此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雁荡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