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山林深复深,忽逢峻岭策千寻。
探梅添得诗人料,履险犹馀游子心。
老树摩空云滴翠,黄花缀壁石镕金。
青春此去东阳近,一路清溪有好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1. 已入山林深复深,忽逢峻岭策千寻。
  • 解释:诗人已经进入了深深的山林之中,突然遇到了高大险峻的山峰,仿佛需要用千寻的杖来支撑。
  • 译文:《过宣何岭》。
  • 注释:宣何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一千米相当于一千丈。
  1. 探梅添得诗人料,履险犹馀游子心。
  • 解释:在寻找梅花的过程中,增添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依然保持着游子的心境。
  • 译文:《过宣何岭》。
  • 注释:诗人料,即诗人的才情和情感。游子心,即游子的心态和心境。
  1. 老树摩空云滴翠,黄花缀壁石镕金。
  • 解释:高大的老树覆盖着天空,云彩仿佛被树木吸引而滴落的翡翠;黄色的菊花点缀在墙壁上,石头如同熔化的黄金。
  • 译文:《过宣何岭》。
  • 注释:老树摩空,形容树木高大挺拔,仿佛触到了天空。云滴翠,将云朵比作翡翠,增添了一种美丽而神秘的色彩。黄花缀壁,以黄菊花点缀在墙壁上,形象生动。石镕金,形容石头像熔化的黄金一样熠熠生辉。
  1. 青春此去东阳近,一路清溪有好音。
  • 解释:青春即将离去,但东阳这个地方离得很近;沿着这条清澈的小溪走,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
  • 译文:《过宣何岭》。
  • 注释:青春,这里指年轻的时光。东阳,地名,在浙江省金华市。清溪,清澈的流水。好音,美好的声音或乐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宣何岭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青春的珍视和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