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底是绝人群,稽首东皇挽日曛。
风物纵成双鬓雪,尘寰已隔万重云。
非徒粉本扬州画,欲使灵根天下闻。
小草无心安朴素,梢头弄句不成文。
【注释】
又次韵二首:这是作者第二次写诗,与上首相比,有同中有异。同者是都以写景为主,异者是第二首比第一首写得更细腻,更含蓄。
瑶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群:众多,这里指众多的神仙。
稽首东皇:向东方的太阳神(即东皇太一)行跪拜礼表示尊敬。
风物:景物,这里指自然界的景色。
双鬓雪:形容头发白了像两鬓堆满了白雪。
尘寰:尘世,人间。万重云:层层叠叠的云雾。
粉本:绘画或书法的底稿,泛指艺术作品的初稿。
灵根:佛家语,比喻人的本性、根本。
小草无心安朴素:无心,没有用心;安,安顿。这里意思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栽花花自香。
梢头弄句不成文:梢头,树梢,比喻文章的开头部分。弄句,写作诗文时的句子。不成文,不成形,不成章法。
【赏析】
《又次韵二首》是北宋诗人苏东坡的作品,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这组七绝,是作者晚年归乡后所作,表现了作者晚年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
第一首前两句写自己身处人间,仰望天上的瑶台,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稽首”二字用得十分巧妙,既写出了自己虔诚地行礼,也表现出对东皇太一的崇敬之情。“风物纵成双鬓雪”一句,既是对自己年龄增长、白发苍苍的现实感叹,又是对自己一生仕途坎坷、历经磨难的真实写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一颗清净之心,远离喧嚣。
第二首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看法。首句“非徒粉本扬州画”中的“粉本”,原指绘画或书法的底稿,泛指艺术作品的初稿。作者在这里用“粉本”来形容自己的作品,表明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在艺术创作上却始终无法超越古人,因此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遗憾。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前行的决心。第二句“欲使灵根天下闻”中的“灵根”一词,源自佛教经典中的“灵根说法”,意指佛法在人间的传播。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希望将自己所学所得传授给世人的愿望。第三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愿望的重要性:“小草无心安朴素”,意思是说,即使是一棵小小的野草,也有着它自己的生命和存在的价值,只要它能够安心自在地生长,就没有什么可值得羡慕的。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树枝上的小鸟,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摆脱束缚、追求自由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