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乱苍髯集翠攒,荆钗虽异可齐观。
融成云外簪花格,压尽人间士女冠。
高挹枝头应接凤,斜穿股影讶飞鸾。
无多林下针芒露,相与同心到岁寒。
【解析】
此题为综合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
“松钗”是全诗的标题,是全诗内容的概括。“松钗”是古时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品,用松枝或松叶做成。这首诗就是写这种松钗。
首联“历乱苍髯集翠攒,荆钗虽异可齐观”,意思是:那杂乱的青丝发髻,如同翡翠堆积在一起,虽然不同,却同样可观。“荆钗”即用荆条制成的头饰,这里借指女子的发髻。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子凌乱的鬓发比作绿茸茸的草木,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发髻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清秀之美。
颔联“融成云外簪花格,压尽人间士女冠”,意思是:它像云彩一般飘渺,又如鲜花一样绚丽,压倒了世俗的女子们所有的头饰,显得无比高贵。这里的“簪花格”,是指一种古代女性发饰,用簪子插戴在头上,以增添美艳。
颈联“高挹枝头应接凤,斜穿股影讶飞鸾”,意思是:抬头仰望树枝上停着的凤凰,低头看去似乎有一条飞鸾正在穿过她的衣裙。这里的“挹”,意为仰视;“应接”,意为仿佛有东西相迎,这里指凤凰;“惊鸾”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轻盈飘逸的风姿,这里指的是飞鸾。
尾联“无多林下针芒露,相与同心到岁寒”,意思是:虽然只有很少一点露珠,但却能相互呼应着,一起度过严冬。这里的“林下针芒”比喻细小的东西,这里指露水;“同心”指心意相通;“岁寒”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里比喻严寒的冬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下,也要像这些露水一样,互相依偎在一起,共同度过艰难困苦的岁月。
【答案】
《松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松钗的特点,来表现女子的清丽之貌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首联写女子发髻的清丽之状,颔联写其头饰之高贵,颈联写其衣裙之飘逸,尾联写其心志之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