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气浸浇薄,非皆由贱贫。
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
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
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
【注】
长至:即长至节,农历十月十五。
东邑节孝姓氏总牌:指在东邑节期间表彰的孝子和节妇的名册。节孝:旧时对节妇的尊称;姓氏总牌:是表彰节孝事迹的总榜文。
志气浸浇薄:指那些出身贫贱的人,他们的志气被浇薄了。
廉耻丧习惯:指那些不讲究廉耻的人,他们的习惯已经丧失了廉耻之心。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听到这样的话,令我额角皱起,频频地皱眉头。
秉彝好懿德:秉性善良,爱好美德。
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恭敬地陈述这些意思,请原谅我无法再活下去。
【注释】
长至:即长至节,农历十月十五。
东邑节孝姓氏总牌:指在东邑节期间表彰的孝子和节妇的名册。
志气浸浇薄:指那些出身贫贱的人,他们的志气被浇薄了。
廉耻丧习惯:指那些不讲究廉耻的人,他们的习惯已经丧失了廉耻之心。
怛然闻斯语:听到这样的话,令我额角皱起,频频地皱眉头。
秉彝好懿德:秉性善良,爱好美德。
敬为叙此意:恭敬地陈述这些意思。
敢告未亡人:请原谅我无法再活下去。
【译文】
长至节后一天,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
志气被浇薄,非皆由贱贫。
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
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
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挽歌。诗人以悲怆之情抒发对妻子的思念与追忆。首联两句“志气被浇薄,非皆由贱贫”,“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表明妻子因丈夫的早逝而失去了廉耻之心,也忘记了丈夫对她恩情的感念。颔联“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一句,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心情,他听到妻子的话后,额头紧锁,频频皱眉。颈联“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两句,赞美妻子品行高尚、善良,她的美德将永远被人们传颂。尾联“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一句,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亡妻的哀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感人,是一首优秀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