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倦登临兴,其如客感生。
候逢黄菊节,人在白登城。
野旷寒山色,楼高急树声。
谁知云里雁,先我竟南行。

诗句解释:

  1. 未倦登临兴,其如客感生。
  • “未倦登临兴”表示尽管已经多次登高,但仍然感到兴致勃勃。
  • “其如客感生”中的“其”是语气词,用于加强语气;“客感生”指因作为客人而产生的感慨或不适。
  1. 候逢黄菊节,人在白登城。
  • “候逢黄菊节”中的“候”意为等待,“黄菊节”指的是重阳节,通常与菊花相关联。
  • “白登城”可能是指古代一个地名,诗人在此地感受到秋天的氛围。
  1. 野旷寒山色,楼高急树声。
  • “野旷寒山色”描绘了秋天野外的景色,“野旷”意味着视野开阔,“寒山色”形容山的颜色冷峻。
  • “楼高急树声”中,“楼高”指的是高处的楼房或塔楼,“急树声”则形容风大树叶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1. 谁知云里雁,先我竟南行。
  • “谁知云里雁”表达了对远行雁群的同情和理解,“云里雁”可能指在高空飞行的大雁,它们常常飞得很高,难以预测它们的动向。
  • “先我竟南行”中的“先我”表示时间上的顺序,即作者比大雁更早出发;“竟南行”表示大雁最终向南迁徙。

译文:
尽管我已经多次登高望远,但我仍然感到兴奋不已。作为客人,我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感想和感受。在等待黄菊节的时候,我身处白登城。广阔的田野上,寒意逼人的山色显得格外清冷。高楼之上,急促的树声让人感觉更加孤寂。谁能想到那些在高空飞翔的大雁,比我更早地开始南迁之旅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离别的哀愁。诗中的“登高”、“候节”、“野色”、“楼高”、“急树”等意象,都生动地捕捉了秋天的气息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