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说归休未便休,三年濡滞一生羞。
秋风虚动张翰棹,夜月空悬庾亮楼。
七叶汉貂声自藉,千金燕骏骨谁收。
贤愚穷达从来事,呼我何妨任马牛。

日说

日说归休未便休,三年濡滞一生羞。

秋风虚动张翰棹,夜月空悬庾亮楼。

七叶汉貂声自藉,千金燕骏骨谁收。

贤愚穷达从来事,呼我何妨任马牛。

  1. 日说
  • 解释:这首诗以“日说”为题,可能是诗人的自言或者表达某种心境。首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休的渴望,但并未立即实现。第二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三年来的困顿与羞愧。第三、四句分别通过秋风和夜月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第五、六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认可以及对他人是否能赏识自己的疑问。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一种感慨,认为无论贤者还是愚者,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自己无需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胸怀。
  1. 译文
  • 每日都说想归休却未能如愿,已过三年在官场受困,感到羞愧。
    秋风轻轻吹拂,让我想起张翰弃官归隐;夜深人静时,望着月光下的庾亮楼,思绪万千。
    自己拥有像汉貂一样高贵的家族背景,但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赏识?
    对于世间的贤能与愚钝,我早已看透,何必在乎他人的看法?
    对我而言,有何妨害,就像对待马匹和牛一般。
  1. 注释
  • “日说”:每日所说,可能指诗人的日常言谈或心声。
  • 归休(huí xī):退休或辞官归隐。
  • 濡滞(rú zhì):困顿、不得志。
  • 张翰:东汉时期的名士,曾任尚书郎,因不满当时的朝政而辞官归田。
  • 庾亮楼:晋代庾亮所建的楼阁,位于今南京市。
  • 七叶汉貂声自藉:形容诗人家族背景高贵,有世代相传的荣誉。
  • 燕骏骨: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才。
  • 贤愚穷达:指人的贤愚和贫富、地位高低。
  • 呼我何妨:对我有何妨忌,表示无所顾忌。
  1. 赏析
    这首诗以“日说”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日说归休未便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声,即每天都在想着归隐,但又未能如愿。这种矛盾的心理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接下来,诗人通过“三年濡滞一生羞”来进一步描绘自己在官场中的困顿与羞愧。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感人,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在后四句中,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秋风虚动张翰棹”,通过秋风和张翰的典故,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像张翰那样选择放弃官职,回归田园生活。“夜月空悬庾亮楼”,则通过夜月和庾亮的典故,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最后两句“七叶汉貂声自藉,千金燕骏骨谁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背景和才能的认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名利看淡的心态。最后一句“贤愚穷达从来事,呼我何妨任马牛”,则以一种豁达的胸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不再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官员的内心世界,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既感受到了他的无奈和挣扎,也看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