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客古上谷,君侨辽之阳。
翁翁者何心,造此离别场。
离别徂二岁,忽焉来帝乡。
我昨得君书,昼夜以彷徨。
轻骑入军都,期君金台旁。
君笑为我言,人为天所忙。
省亲返南国,觅举来北方。
得马复失马,亡羊更寻羊。
六月不得息,萍梗随风扬。
且喜见故人,一饫饥渴肠。
闻言感累欷,对饮倾百觞。
姑作十日留,不妨次公狂。
或话陶公田,或抚毛生囊。
时事或恸哭,旧学或商量。
诗或寻旗亭,曲或听教坊。
或邀徐孺子,或款张思光。
名宰进姚合,懒仙招吴刚。
肝肠热如火,嚼冰不得凉。
鴳雀处蓬蒿,乃思为凤凰。
志意郁不遂,不敢偷太仓。
素心四三人,晨夕歌慨慷。
嘤嘤求声鸟,萃集旋飞翔。
戢戢聚头鱼,堂策呼分行。
我续出塞曲,君歌适馆章。
握手送登车,黯然同神伤。
亦知终有别,胡竟聚难常。
【注释】
上谷:指代古郡,今河北省北部。辽之阳:辽东,指代今辽宁省的南部。翁翁者何心:翁翁,指代自己,“翁”是自称的敬词。何心,什么心思?造此离别场:在这个地方造作这离别的场景。徂二岁:已二年了。帝乡:天子所在地,这里指长安。我昨得君书:昨日接到你(朱敬斋)的书信。彷徨;徘徊不定。轻骑入军都:骑着轻快的马进到京城中。金台旁:皇宫附近的地带。笑为我言:笑着告诉我。人为天所忙:人被命运所驱使,忙于奔走。省亲返南国:回家看望亲人,从南方回来。得马复失马:得到了马又失去了马。亡羊更寻羊:丢失了羊再去寻找。六月不得息:六月里不能休息。萍梗随风扬:漂泊无定的飘泊人,随着风飘荡。一饫饥渴肠:饱餐了饥饿和口渴的肠胃。闻言感累欷:听你(朱敬斋)的话,感动得流泪叹息。对饮倾百觞:一边喝酒一边谈心。姑作十日留,不妨次公狂:姑且留下十天,也不怕放浪形骸。次公,指白居易。时事或恸哭,旧学或商量:有时为世事而痛哭,有时为学问而商讨。陶公田:陶渊明的田地,陶潜的田园。毛生囊:毛遂的口袋,比喻藏书丰富。时事或恸哭,旧学或商量:有时为世情所苦而大哭,有时为学问之事而商榷。诗或寻旗亭,曲或听教坊:有时吟咏诗歌,有时聆听乐曲。或邀徐孺子,或款张思光:有人邀请过徐稚,有人款待过张良(张良是西汉初年的重要谋士)。名宰进姚合,懒仙招吴刚:名臣推荐姚合,神仙召唤吴刚。肝肠热如火,嚼冰不得凉:他的心像烈火一样燃烧,想吃点冰凉的东西都不能得到满足。鴳雀处蓬蒿,乃思为凤凰:麻雀栖于草丛,就想到自己是凤凰。志意郁不遂:心中郁结不畅。不敢偷太仓:不敢随便地取用粮食。素心四三人,晨夕歌慨慷:平常有四个知心朋友,早晚一起歌唱慷慨激昂的诗句。嘤嘤求声鸟,萃集旋飞翔:小鸟们嘤嘤啼叫寻找声音,很快便飞向高空。戢戢聚头鱼,堂策呼分行:聚集在一起的小鱼儿游动着,在水里划出一道道波纹后,便游开了。我续出塞曲,君歌适馆章:我继续创作出塞曲,你唱着《登科后》来应和。握手送登车:手拉着手送你上车。黯然同神伤:两人都默默地神伤、黯然落泪。亦知终有别,胡竟聚难常:我也明白终将有分别的时刻,但为什么相聚却这么艰难呢?
【赏析】
《赠朱敬斋使君》,作者王建,这是一首赠别诗。全诗八节,每节四句,每句七个字。
开头两句写与朱敬斋分别的时间和地点:“古上谷”,即幽州,今北京一带,是当时北方的军事要地。“侨辽之阳”,指辽阳,今天辽宁朝阳一带。“翁翁者何心?”以问语起兴。“造此离别场”,是说造访此地,正是为了饯别朋友。“二岁”句写二人分别时间之长。“忽焉”句写忽然来到京都长安这一新环境,心情十分不安。以下六句,写与朱敬斋分别时的感慨。“我昨得君书”,说明这次分别,是因为接到朱敬斋的信所致。“昼夜以彷徨”,意思是日夜忧思,不知所措。“轻骑入军都”,“期君金台旁”,都是写他如何急切希望与朱敬斋重逢。然而朱敬斋却嘲笑地说:“人为天所忙”,意思是说人被命运所驱使,忙于奔走,所以难以见面。这一句既表明了朱敬斋的无奈,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惆怅和无奈。
中间十二句写朱敬斋的情况。“省亲返南国”,“觅举来北方”,“得马复失马”,“亡羊更寻羊”,都是写他在长安的生活和思想变化。这些句子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最后六句写他们相聚的情景和心情。“六月不得息”,“一饫饥渴肠”,“闻时事”“话旧学”“寻旗亭”“听教坊”“邀徐孺子”“款张思光”,都是描绘他们相聚时的各种活动和情景。特别是“肝肠热如火”,把诗人内心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难点:“肝胆涂地真可惜!”“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意思是说人生得意之时应该尽情欢乐。然而,当诗人听到朱敬斋因思念家乡而伤感落泪的时候,他却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值得称道!他认为人应该珍惜生命,不要过于悲伤,要像凤凰一样振翅高飞!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许多典故。例如“鴳雀处蓬蒿”出自《庄子·逍遥游》:“鴳雀适桑其下,蚕食其成。”意思是说鴳雀在桑树下面筑巢,蚕吃掉了它的巢穴。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对朱敬斋的安慰和鼓励。“夫君子之行,静然正气”出自汉乐府《君子行》:“君子好逑,冶游未央。”意思是说君子的品行端正,善于选择配偶。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对朱敬斋的赞赏和祝愿。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典故。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十六个字,但却包含了许多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它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和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它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和风格,也展示了唐朝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水平。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