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雨话夜绵绵,触恨缫愁绪万千。
谁识灵台一轮月,照人肝胆自年年。
【注释】
与:和。声之:诗人自指的字。藜阁:草堂,即作者隐居的地方。雨窗:雨中对着窗户。二首:这里泛指两首诗。绵绵:绵延不断的样子。缫(sāo):缠绕的意思。愁绪:忧愁的情绪。谁识:谁能了解。灵台:指心。年年:一年又一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写诗人在夜深人静、孤灯独坐之时,面对一轮明月,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写西窗雨夜,诗人与友人对饮,话到深夜,窗外已是细雨纷飞,室内却有一盏孤灯相伴,映照出一片凄凉景象。“绵绵”二字形容雨声连绵不绝,给人一种空寂之感。“触恨”说明诗人心中满是忧愁,无法入睡,于是起身来到窗前。
中间两句转而写诗人独自面对一轮明亮的月亮,思绪万千。“谁识”二字表明诗人此时孤独地面对着明月。他不禁想到自己像月亮一样高洁无瑕,但同时也感到自己的肝胆之志无人理解。这里的“谁识”,既是自问也是自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寂寞。
最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他感叹着明月的光芒虽然能够照亮大地,但自己却无法得到知己的理解和欣赏。这种孤独感与无奈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被理解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雨夜中独自面对明月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被理解的渴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寂寞感和失落感。然而,正是这种深深的寂寞感和失落感,使得这首诗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