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景胜几时荒,剩水残山惹恨长。
蝶化空寻高士梦,龙归不斗美人妆。
通幽纵曲高低径,随喜难分上下方。
旧事风流何处问,月楼无语自凄凉。
这首诗描绘了法华寺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法华景胜几时荒,剩水残山惹恨长。
- 法华景胜:指的是法华寺的美景胜地,是历史上的著名之地。
- 几时荒:表明如今已变得荒凉不堪。
- 剩水残山:形容寺庙周围的环境,只剩下残破的水和山,显得凄凉。
- 惹恨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哀愁。
蝶化空寻高士梦,龙归不斗美人妆。
- 蝶化:蝴蝶化为蝶形的僧人或道士,这里的“蝶化”可能暗指僧人出家修行的场景。
- 高士梦:古代对隐逸之士的尊称,这里的“高士梦”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
- 龙归不斗美人妆:龙象征着尊贵与威严,而美人则代表着世俗的繁华。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与隐逸生活之间的对比和反思。
通幽纵曲高低径,随喜难分上下方。
- 通幽纵曲:形容山路曲折、幽深。
- 高低径:描述山路高低不平,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崎岖。
- 随喜:佛学用语,意为随缘而行,不强求。
- 上下方:可能是指山路的上下不同地势,也可能表示不同的人生境遇。
旧事风流何处问,月楼无语自凄凉。
- 旧事风流:过去的风雅之事,这里指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 月楼无语自凄凉:在月光下,诗人独自站在楼台上,无声地感叹自己的孤独与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法华寺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比现在的荒凉与过去的繁荣,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蝶化”、“龙归”等意象,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