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一去不知还,曾化元机在此山。
石洞打开方外景,桃溪笑画醉中颜。
痴思羽客当年事,消受僧家半日闲。
梦觉迷津如渡我,瀛洲宛在鹭洲间。
【注释】1. 醉仙岩:指庐山东林寺的醉白堂。2. 仙翁(即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3. 曾化元机:曾指过去,化元机指道教中的“造化”或“自然”,这里指仙境。4. 石洞:指庐山的石门涧。5. 桃溪笑画:指桃花源。6. 羽客:道士。7. 僧家半日闲: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禅宗认为万物都本无,所以不必为尘世烦恼而烦恼了。8. 迷津:指人生迷茫的困惑。9. 瀛洲:指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10. 鹭洲:泛指江西地区,因为鄱阳湖上有一个小岛叫“小孤洲”,又叫“鹭洲”,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赏的地方。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庐山游览时所作。首联写自己与仙人结缘,但仙人已去,只留下石门和桃溪,令人感慨。颔联写庐山的景色,以及自己对这种美景的感受。颈联回忆当年在庐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尾联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认为人生就像渡口,有迷茫也有希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